网传有群众抱陕西洋县县委书记大腿反映问题,当地回应不是县委书记,是洋县一个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交通事故问题妇女来找他。只要挂上县委书记的名号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就会给县委书记特别是当地有关部门增加压力,就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促进事情尽快解决。不得不说,操纵这起舆情的人是非常懂网的,也是精心设计好的。
据陕西政法新闻报道,此人是洋县经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邓鲲,他说事情比较复杂,与其单位没有关系,是交通事故。如果是正常交通事故,就要看责任划分和伤亡情况,一切依法办理。但在基层也存在一些现象,就是当事人往往不想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类似事故,一是法律处理的结果往往赔得少,二是责任划分可能对其不利,三是有的群众还担心对方有权势压人。往往只要制造了舆情,公职一方就会做出让步。
正常发生交通事故,只要不存在交通肇事等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一般是保险公司负责赔偿,或者是能交警和法院根据责任划分裁决赔偿金额。但如果一方是公职人员或者有钱人、有身份的人,对方往往就会对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或者对交警和法院裁决的赔偿不满意,就到对方单位或者网络上去闹。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公职人员最怕舆情,只要一闹不管谁有理公职人员都得乖乖地加倍赔钱。这种现象公平吗?值得推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