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年,终于等来了,我喜欢的纪录片,第四季《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了!
本来在追央视的开年大戏《六姊妹》,播出一集后,一看第四季舌尖上的中国开始了!喜欢看这个节目,还是受我家女儿的推荐,跟着她,把前面的每一期,基本上都看了一遍。因为她喜欢美食,所以关注舌尖上的美食!
第一期的绝活,是“麒麟火焰臂”,泰州姜堰大炉烧饼的制作过程。看到师傅一炉一炉的往里面贴烧饼,那么热,真的是个绝活。冬天的时候还好点,夏天就太辛苦了!不过,刚出炉的烧饼,一股小麦的香味扑鼻而来!
看了这个短片,就想起我们菏泽的烧饼也很有名。上面一层密密麻麻的白芝麻,烤熟以后,特别香。所以,很多人吃烧饼,就喜欢吃上面的烧饼盖,不喜欢吃烧饼底子。打烧饼的用的面,是老酵子发面,不是用酵母和面,所以口感好吃。
我们厂区西边路口就有一家,常年在这里打烧饼。两口子出摊,主要是一位男同志加工。每次卖烧饼的时候,都会看一会儿他干活。
熟练的动作,揪面团,里面加油酥调料,在一个盘子里摁开,捏边上的褶,上面加芝麻,再放在手背上,贴在一个有炭火的吊炉里。几分钟以后,再翻个面,烤另一面。这时候,他用的是一个夹子。
待到两面都熟了以后,他就拿出来,放在一个簸箩里,用一块干净的布盖上点。其实,只要开始打烧饼,顾客就不断,基本上存不住。附近有好几个厂子,有卖车的,还有一些是闺女回娘家,买几个热烧饼,回家现吃正好!
问过师傅,说刚开始学的时候,第一次用手背往上贴烧饼的时候,也觉得炉子里面太热了,胳膊上烤的生疼。不过,这个需要掌握技巧,需要快速贴上去,慢慢就习惯了。
看了这个纪录片,才知道,泰州姜堰大炉烧饼,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就开始创制。而且《梦溪笔谈》还有记载。
看了看制作过程,在200摄氏度的大炉内,一次贴上去两张饼,8分钟就要贴满140个烧饼。一炉需要探身70次。每天要做15炉,十年下来,三百多万次探身贴烧饼,师傅的胳膊上,即使再小心,也会有火斑。不过,这样的制作过程,给大家做出来的烧饼香酥可口。
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坚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做成一件事情,不吃苦,不坚持,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