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一天我爸开始咳嗽,一开始我只是买了些感冒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但正月初二时开始发烧,去医院测了是甲流,配好特效药速福达就让我们回家了。
初三,发烧疼痛的症状没有好转,我爸又自己去了医院挂盐水。盐水的效果存疑,更多是种安慰剂效应吧。听我爸描述的症状,比如间歇性地反复发热、口中有奇怪的咸苦味、胸闷咳嗽等等症状,竟然都和我元旦前在银川时的症状如出一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那场“感冒”大概率就是甲流。那份超越过往几年中生病体验的难受实在令人心悸,严重的时候几乎整夜无法入睡,总在半梦半醒间感受到浑身汗水,时而潮热,时而湿冷。
幸运的是,真正难受的日子大概只持续了两三天,只是咳嗽咯痰一直没有好全,甚至后来又无缝衔接了在老挝时的另一场感冒(完全没料到丰沙湾的夜晚居然还需要穿羽绒服,又被冻到生病)。
医生提醒我甲流有很强的传染性,不过考虑到我自己大概率已经得过,所以只给我妈买了速福达做预防。经过几天的病程,等我爸终于基本恢复时,来我家做客的表弟也出现了非常相似的症状。在我的强烈建议下去医院做了检测,果然也是甲流。同样配了速福达,第二天就活蹦乱跳了。
语言会影响思维和判断。“流感”不是普通的“感冒”,尽管这本是常识,但在潜移默化的语言习惯下,却仍很容易被忽略和遗忘。现在回想起在银川酒店里没有及时就医的那几天,不免有些后怕,因为我完全低估了流感的风险。有了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后,我出门时重新戴上了口罩,往家用药箱里补了一个简易血氧仪,也默默在日历里添加了一个每年十月份的流感疫苗提醒。
分享这段经历,是希望大家都可以重视自己和亲友的身体状况。祝大家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