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十几万元转错账对方称没钱还
这真是离谱事儿。贵阳的张先生,因为一时疏忽,分两笔把十几万元转给了同名的前同事。这前同事也挺无奈,钱刚到账,9万多就被银行扣走还了房贷,虽说主动退还了剩下的4万多,但面对那被扣的9万多,却称没钱还。张先生这下可犯了难,满心焦急又不知所措。
从责任归属来看,张先生自己肯定得为这粗心大意承担一部分责任,可银行APP的联系人搜索功能要是能设计得更精准、更智能,减少混淆的可能性,是不是就能避免这类糟心事了?前同事主动退还部分款项,态度还算不错,可这笔钱从法律层面来讲属于不当得利,绝不能因为一句“没钱还”就逃避返还的义务。要是人人都用“没钱”当挡箭牌,那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岂不是要乱套?再看看银行这边,按规定扣划房贷看似合规合法,可这笔钱的来源如此特殊,银行在处理的时候,但凡能多些谨慎,扣划之前核实一下资金来源,或者发现异常后及时和张先生沟通,也不至于让他陷入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事还暴露出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从道德层面,我们很容易同情前同事的遭遇,毕竟连房贷都逾期了,生活肯定过得紧巴巴的。但法律就是法律,不当得利必须返还,这是不能动摇的底线。要是因为道德上的同情就无视法律规定,那以后类似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会纷纷效仿,用“没钱”当借口来侵占他人财物,法律的威严又该何存呢?
家人们,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觉得这责任主要该归咎于谁?银行到底应不应该退还被扣划的那笔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