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认同的“天沔花鼓戏”,这货偏偏要来刷存在感,说什么起源地以沔阳(今仙桃)

乡土吖天门 2025-02-04 22:23:53

☞大家都认同的“天沔花鼓戏”,这货偏偏要来刷存在感,说什么起源地以沔阳(今仙桃)为核心,涵盖天门、潜江、洪湖、监利、汉川等周边地区,大言不惭“沔阳花鼓戏历史上最著名”,还说别人没文化,叫别人去查历史、问AI。 自己没文化就是没文化,AI也是人造出来的,AI说出来的东西,你就把它当真理了? 天沔花鼓戏,今称荆州花鼓戏,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江汉平原地区的各种民间小调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唱腔和表演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 民国时期天门、沔阳一带极为繁盛,形成了诸多经典剧目,并在江汉平原地区广为流传。 那时的天门县,辖今汉江以南的郑场、毛嘴等地区。 天门戏班子表演的剧目人称天门花鼓戏,沔阳戏班子表演的剧目人称沔阳花鼓戏,剧目、唱腔相互借鉴融合,合称“天沔花鼓戏”。 上世纪八十年代,天沔花鼓戏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荆州地区(辖今荆门2市1县2区、荆州4市2县2区和天门、仙桃、潜江)以及周边汉川、应城等县市广为流传。 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2005年省文化厅又改称为“湖北花鼓戏”。 我爷爷曾是一位民间花鼓戏民间艺人,他们以前有一个戏班子,被人戏称为“九麻一腿半”。 那时的人普遍得过天花,脸上都有麻子,戏班子的人有九个麻子,还有一个人得过小儿麻痹症,是个跛子,就称为“腿半”。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花鼓戏爱好者,会演唱很多经典选段。(下图中表演者是我的父亲。) 我从小耳濡目染,对花鼓戏也有一定的了解。 时代变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看戏了,每次戏曲下乡,台下观众基本都是些老人在看。 花鼓戏已经没落了,大众都认可的“天沔花鼓戏”或“荆州花鼓戏”,不必非要强词夺理说是你一地一县的核心所在地,这个没有意义。 花鼓戏是传统文化,当下最为紧迫的是传承,与其争这种虚头巴脑的“核心发源地”,不如学学人家潜江脚踏实地做保护和传承。

0 阅读:0
乡土吖天门

乡土吖天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