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0岁的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可到了现场,他却迟迟不肯入座。组织者顿

小贩还不快跑 2025-02-03 18:03:58

1991年,80岁的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可到了现场,他却迟迟不肯入座。组织者顿时慌了,急忙询问原因。杨得志说:“老首长都没来,我不敢坐,我还是去外面站一会吧!” 杨得志口中的老首长叫李聚奎,是红一师的师长。杨得志生涯最引以为傲的战斗就是在李聚奎的指挥下进行的。 1904年,李聚奎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村家庭里。虽然当时家里穷,但父母很开明,在李聚奎7岁的时候,父母便送他去读书了。正是因为有文化,让他在之后的军旅生涯中,快人一步。 1926年,革命运动在湖南风起云涌。当时成年在家的李聚奎无事可干,于是便加入了湘军,成为了唐生智手底下的兵。后来,受到彭老总影响,李聚奎选择了党组织,并跟着彭老总参加了平江起义。 在平江起义前一晚的大会上,李聚奎对着众人说:“我这辈子跟定党组织了,党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李聚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他跟着组织上井冈山,而后又转战湘鄂赣,之后又是破解国民党的三次围剿。一路走来,李聚奎成长迅速,也被组织委以重任。 1934年,李聚奎被委任为红1师师长。他刚上任,便迎来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危急时刻,他命令团长杨得志率领红1师第1团及时抢占高地,最终,第一团顶住了敌人三个师的猛烈进攻。 长征时期,李聚奎又被中央点将,担任前锋。在李聚奎的带领下,红一师战潇水、战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为当中央开出了一条路。 1935年5月,继续充当前锋的李聚奎率领红一师来到了大渡河边。当时,国军对红军围追堵截,想要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此时,唯有抢占大渡河渡口,红军才有一线生机。 危急时刻,李聚奎叫来杨得志,说:“你从师里挑选几十名勇士,组成奋勇队,强渡大渡河,必须拿下渡口!” 杨得志深知这是一次关系到整个红军命运的任务,他非常感激李聚奎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这意味着李聚奎信任自己,于是便说:“师长,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最终,杨得志选择了17位勇士组成奋勇队。之后,17名勇士凭着一只小船,在火力掩护下,成功强渡大渡河。 战后,得知红一师完成了如此艰巨的任务后,毛主席立马给红一师发报:“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立功了,你们一直走在中央的前面啊!”。而周总理同样发报表扬红一团:红一团是“天下第一团”。 同时收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后,李聚奎便第一时间找到杨得志,说:“毛主席和党中央表扬我们了,这多亏了你啊,都是你的功劳啊,你为我们红一团立功了!” 面对李聚奎的表扬,杨得志非常欣慰,因为他得到了师长的高度认可,师长把功劳归结在他身上。之后,杨得志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李师长领导有方!” 后来,李聚奎和杨得志一起走完了长征。抵达陕北没多久,红军便投入了抗战之中。 因为分工不同,李聚奎和杨得志就此分开了。李聚奎前往129师386旅担任参谋长,也就是陈赓的副手,著名的神头岭战斗,便是他挑选的伏击地点。而杨得志则是前往115师343旅685团担任团长。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又前往东北,从事后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同样从事后勤工作,多年的后勤工作经验,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做得得心应手。 而杨得志自从1937年和李聚奎分开后,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见到李聚奎。两人再次见面,则是1991年。 1991年,秘书告诉杨得志,红军有一个聚会,问他要不要参加。此时杨得志已经80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于是便说不参加了。但出于好奇,便问了秘书都有谁参加。当秘书念出李聚奎的名字后。杨得志不由地喊出:“老师长也参加,那我必须去见一见老首长” 聚会当天,杨得志准时抵达现场,可他左看看右看看,始终不见李聚奎,因此他迟迟不入座。组织者看到后,便上前去询问原因,杨得志听后,带着忧愁说:“老首长都没来,我不敢坐,我还是去外面站一会吧!” 于是,杨得志便一个人走到门外等李聚奎。在等了十几分钟后,李聚奎终于到了。一见到李聚奎,杨得志立马大踏步走到他面前,握着他的手说:“老首长,多年不见,我可想你了!” 之后,杨得志拉着李聚奎一起入座。 不得不说,杨得志对于自己的老首长,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他们的革命友情,比天高,比海深。这就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革命友情。

0 阅读:8
小贩还不快跑

小贩还不快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