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过年,心情真的五味杂陈,今年春节回老家,心里头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老家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也就百十户人家。二十几年前,那可是热闹得很!满村都是人,到处都透着一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儿。那会儿,一家按五口人算,村里少说也有四五百号人呢。村里还有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的完小附中,老师啥的都齐全,附近十里八乡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那时候村子里的房子又矮又破,在满是土灰的马路边七零八落的,但每块田、每片菜地、每座山林,都有人用心照料。每个月都能听到办新婚喜宴的热闹声响,也总有新生命呱呱坠地。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可大家都觉得挺满足,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天伦之乐就在身边。 可再看看现在,村子完全变了样。平时在村里住的人还不到两百,七成都是老人,好多还都是独居的。那些老人,老伴走了,儿女都在外打工,连孙子孙女也跟着去了县城、省城,甚至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村里的初中十年前就关了,小学三年前也没了,就连幼儿园今年也关停了,现在村里就剩下一群老人,还有些找不着对象的单身汉。那些独居老人,身体和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就半公开地凑在一块儿生活,虽说这事不太能摆到台面上来讲,可也没人说啥,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都默认了。 以前生产队开荒开出来的田地,现在大部分都荒着。就只有少数平坦的地方种了点庄稼、油菜,村干部会定期来拍拍照,拍完上传去领农业补助。村里的路倒是重新铺了水泥,硬化了,原来的青石板路也换成了仿大理石板。电信、移动、联通在不远处的山头都竖起了信号塔,可一年到头,这些东西九成时间都用不上。也就中秋、春节这些大节日的时候,村头的公路上才会一辆接一辆地开进豪车、轿车。以前跑村里和县城的中巴车,现在锈迹斑斑地扔在长满杂草的晒谷场上。今年村里特别缺水,小河都快干了,拉了好几公里水管去深山里引水,引出来的也只是细细的水流,村民连喝水、洗漱都成了大难题。 再看看县城,变化可大了,楼越盖越高,街道也越来越漂亮,面积比以前大了五六倍,好多原来村里的农民都住进了高楼。这些年,政府花了不少钱搞新农村建设,可除了少数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拿到了工程项目,赚了钱,绝大多数村民的日子没啥大变化。他们到底幸不幸福,得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知道。这就是现在新农村的真实样子。 小时候的事儿,不管过多久都忘不了。可我也只能在老家匆匆待几天,就得回北上广深接着打拼。每次回老家,看到这些变化,心里总是不是滋味。真希望有一天,农村能好起来,老人们不再孤单,土地也不再荒废。
回村过年,心情真的五味杂陈,今年春节回老家,心里头那滋味,真是一言难尽。 老
半青谈文化
2025-02-03 15:18:48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