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胡同、坊、 初六是“去穷日”,三六九,出门走,今天要去热闹的地方转一转:福州“三坊七巷”,成都“宽窄巷”,太原“柳巷”,北京“锣鼓巷”。这些地方都是普通老百姓寻觅幸福快乐的传统场所。 “巷”是什么?“胡同”是什么?“坊”又是什么? “巷”是房子院落之间形成的通道,路不太宽,没有统一标准。成都的宽窄巷是现代化改造的,包含了传统的要素,所以更适合现代游客玩耍。 太原的柳巷也很宽,原来是丁字路口,因为这里在隋朝末年出现了李渊父子。宋朝把这个城市很多路口都修成了丁字路口,特别是这个条重要的柳巷也是丁字路口,以此钉死“龙脉”。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拆掉这些“丁字”路口。 北京锣鼓巷两旁都叫“胡同”,这是元朝蒙古人规划城市所为。 蒙古语的井字发音“Hudong”,汉语发音变成“胡同”。蒙古人习惯在井旁建房子,于是建成井旁的一排房子,两排房子之间的巷子就变成“胡同”。这大概是一个北京专用名词。 “坊”相对应的字是“市”。“坊”是居民生活区,“市”是商业区。 北京南锣鼓巷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当时元大都实行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南锣鼓巷所在区域是“昭回坊”和“靖恭坊”的分界街巷。 “里”在古代也表示城市管理的单位,若干“巷”构成一个“里”。这个单位和“坊”是类似,“坊”也是若干个“胡同”合成。这两个字后来就混用了,都表示几个“巷”合成的一个区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香港大埔有个保留完整的“坊里”,非常完美城镇设计,学城市规划的人应该去看看。 初六,咱们都出去转转,看看巷子里的文化!
巷、胡同、坊、 初六是“去穷日”,三六九,出门走,今天要去热闹的地方转一转:福州
啊李炜
2025-02-03 09:54: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