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我认识一个姑娘,妈妈去世后,住姑姑家。姑父骂过她,姑姑从垃圾桶捡衣服给她穿

雨双的趣事 2025-02-03 07:16:14

源网:我认识一个姑娘,妈妈去世后,住姑姑家。姑父骂过她,姑姑从垃圾桶捡衣服给她穿,可她仍认为自己是有福之人。她四年级时妈妈病逝,爸爸根本不管她。她自己做饭,被热水烫着了,疼得哇哇大哭。姑姑来看她,心一软,就带她回家了。她来后,姑父不高兴,一不顺心就把火发到她身上。 姑姑家两个男孩,整天欺负她。 吃饭时,表弟给她粥碗里偷放一大把盐。她喝一口,都咸苦了。姑姑看她表情,就问她怎么了。她笑着说,没事,烫着了。姑姑家也过得紧紧巴巴的。那时姑姑晚上会去翻垃圾桶。捡回来的女装,姑姑就给她。她洗一下,消了个毒,就穿着去上学了。有不怀好意的人就跟她说,你姑姑给自己儿子买新衣,却给你穿垃圾货。她反驳道, 那是姑姑的儿子呀!当然给穿好的; 我是她侄女,在姑姑家有碗热饭吃就很好了!初中毕业后,她想上高中。但姑姑不同意。姑姑重男轻女,她就觉得女孩多读书没用。姑姑家也没多余钱给她读高中。 况且,她爸这几年根本没给过姑姑家钱。她就一遍遍求姑姑,我会尽量少花家里的钱的,你就答应我吧!她跑去求高中校长减免学费。校长白眼一翻,没钱还想读高中?她一遍遍求,在校门口天天等校长,刮风下雨都等。最后校长觉得她这么渴望读书,一定会是个好学生的。就这样,校长减免了她的学费。姑父见她读高中,脸色更难看了。她呢,也不恼。周末在家时,一见到姑父从外面回来,就赶紧把茶水端过去。姑父感冒了,她还会给姑父煮姜汤。她和表弟都上的是寄宿学校。姑姑每周给表弟足额生活费,给她的减半。 她的生活费不够花呀!于是每周末返校时,她就用辣酱炒一大瓶萝卜干。 辣酱和萝卜干是她用自己的生活费买的,从市场买的最便宜的。 辣酱炒萝卜干很下饭,她就这样坚持一周。 高中的那几年,在学校的一半时间她就是这样吃的。 那时她经常便秘,每放解手跟上刑似的。 有时候,学校要交个资料费什么的,她没钱交,也不好意思跟姑姑要啊。 她同桌,是个有点高傲的女生,曾嫌弃她,看不起她穿着从垃圾桶捡来的衣服。可是同桌见她为资料费为难,就到老师那里替她交了。她道谢,同桌嘴一撇,说你都扣搜成这样了还上学,切!就是这个瞧不上她的同桌,替她交了好多回资料费。就这样,她坚持到高三。她爸爸突然来找她了。爸爸不知从哪听说她在学校很用功,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不管是为自己的养老投资也好,或者是良心发现也好,她爸爸开始给她钱了。 虽然钱不多,但她开心得流出了眼泪。 有了爸爸的资助,她高三这一年好多了。高考结束,她考上了大专,学护理专业。学费是她爸爸给的,给完学费,给她的生活费就少了。 她爸爸本来挣得不多,还有基础病,腿也有毛病。他挣得刚够自己花,如今能给她生活费,已经很不错了。 她理解爸爸,也不抱怨。生活费不够,就自己想办法。寒暑假,她就在餐厅打工。平时呢,她给自己找了一个看护独居老人的工作。 老人性格乖戾,对她一阵好一阵坏的。坏的时候找茬骂她,好的时候还给她订快餐吃。就这样半工半读,她三年大专坚持了下来。毕业后,她没找到工作。没地方住,她就去租了便宜的房子。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工作还无踪影。身上的钱马上就花完了,她只好退租。 房东赖掉了她的押金。她还指望靠这押金多撑一段时间呢,这下押金没了,她气得直哭。 房东见她哭哭啼啼,就说她女儿工作的民办医院正在招人,让她去碰碰运气。 她如绝处逢生,跟房东要了地址就去了。 医院给了她一个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她拼命表现自己,最终成功转正。 …… 她就这样跟我成了同事。我们医院的人都很喜欢她,平时谁有困难,她都会搭把手。后来她认识了我们医院的一个医生,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是未来婆婆不同意啊,人家儿子是正规本科学历,她是大专,老太太觉得她配不上。但她男友坚持要结婚,就这样,她进了婆婆家门。婆婆不待见她,总给她脸色看。她呢,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该孝敬婆婆的扡方,依旧孝敬。过了三年,她生了孩子。看在孩子份上,婆婆对她的态度好多了,这几年婆媳相处愉快。 我们在一起聊天时,她就说,虽然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少磋磨,但她仍坚信,自己是有福之人。姑姑虽然重男轻女,可姑姑收留了她,教给她生理卫生知识,教她一个女人怎样防范伤害,这让她一生受益; 姑父骂过她,可他也从没赶她走; 两个表弟捉弄她,是因为她多吃一口,表弟就少吃一口,表弟的行为可以理解; 至于爸爸呢,虽然不完美,可还是供她上学了;婆婆呢,虽然当初反对她嫁进来,但那是因为她太爱自己儿子了; 还有那些人:让她求了一次次的校长;那个傲娇的同桌;又骂她、又给她买快餐吃的老人;赖了她钱的房东;他们都是她的恩人。他们虽然都不完美,可他们都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她,接纳了她。 她最后说道,自己是有福之人,遇见了这么多的贵人。听她说完,我暗暗佩服。不得不说,她有这样的胸襟、气度和见识,不愧是有福之人。 (网友分享)

0 阅读:0
雨双的趣事

雨双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