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地主带着300名鬼子,进山寻找我军根据地。谁知,鬼子这一去,竟被地

市井老李 2025-02-02 23:53:42

1937年,1地主带着300名鬼子,进山寻找我军根据地。谁知,鬼子这一去,竟被地主扔在大山里,活活冻死。 这位地主叫黄有,1899年生,从小在黑龙江呼兰长大。 小小年纪的黄有,却很有头脑,也有胆量。在他21岁那年,就敢包下一大片地,开始闯自己的事业。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有不仅头脑灵光,也有些年轻人的韧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就成为了拥有4000多亩地的大地主,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过,凭借自己努力发家的黄有,却并没有像其他地主一样,对村民苛刻,净干些鱼肉百姓的勾当。 他经常接济邻里,哪怕是给自己打工的,也是尽可能的减少地租。 因此,在邻里们眼中,他们也并没有因黄有过着富裕的生活而眼气,反倒是很乐意帮他做活。 1931年,日军铁蹄踏入我国国土,使东三省的同胞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黄有虽然是地主,本可以继续过着自己安逸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他也有颗肉长的心,至此危难关头,他也不再犹豫,决定为国家做些事情。 1934年,我党在太平川的负责人夏云杰,准备根据上级命令,建立一直抗战游击队。 由于当时正是抗战艰难阶段,游击队发展困难,所以黄有时不时的就会买些枪和马匹,送到根据地。 看着根据地缺粮食,他又跟进跑回家,一口气就拉来了100多包粮食。 因为在黄有看来,虽然当时抗战的游击队不多,力量也很弱小,却是为百姓打仗的队伍,自打心里敬佩,也是心甘情愿的帮助。 不仅如此,他还动员了弟媳和侄子,和自己一起参加了游击队,为抗战出力。 然而,作为一个有身份的地主,时间一长,自己的一言一行自然会被小人看到。 1937年,有一次黄有外出办事时,不幸被敌人眼发现,危险一触即发。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告发的狗腿子就带着300名鬼子追了上来,他们深知黄有和夏云杰的关系,用枪盯着他说道:“你的,带路。” 黄有一看这架势,敌人来势汹汹,今日是逃不掉了,只好乖乖带着日军,一起进了山。 不过,黄有心中明白,这条路可不能真的走往同志们的根据地啊,不如…… 于是,一个大胆冒险的计划,在黄有心中油然而生。 黄有装模作样的走在队伍前面,不时地左看看,又看看,好像生怕走错了去根据地的路。 鬼子好像不太相信黄有,在走的路上也是一会标一个记号,一会标一个,怕被黄有牵着鼻子,在这大山里乱转。 黄有一看,也有了新的对策:“太君,你们这标记太慢了,这路我走了多长时间了,错不了,要是耽误了时间,游击队走了,那可不怪我啊” 鬼子一听也有道理,于是跟着黄有加快了速度。 就这样,黄有带着这300名鬼子,在山中转悠了好几天,也不见根据地的踪影。 突然,早已人困马乏的鬼子忍不住了:“你的,怎么还没找到?想找死吗?” “哎哎哎,太君,可不是我慢,主要是这地形复杂,他们经常变换地方,得需要时间啊。” 鬼子收起了枪,想着你个手无寸铁的老汉,能有什么花花肠子? 他们稍作了休息就继续赶路,黄有仍继续在前面走,鬼子顶着他还在后面跟着。 走着走着,当经过一个布满雪花的雪山时,黄有心中暗喜:到地方了。 原来,黄有找的这条路是专门为鬼子准备的,这里堆满了厚厚的积雪,地形复杂,关键是温度很低,有零下二三十度。 黄有趁着鬼子休息吃饭时间,身子一趔趄,顺着一个山坡就滚了下去,整个身子被大雪埋着,不见了踪影。 望着眼前的这条雪痕,鬼子傻眼了:“不好,被骗了。” 300名日军就这样被丢在了雪山里,他们顿时慌了起来,纷纷寻找来时的路。 怎料,大雪已把来时的路给盖上,他么看到的只是一片雪山。 就这样,300名日军在这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像无头苍蝇一样,来回找路,直到耗尽了干粮,300人一一掉队,纷纷冻死在雪山上。 在另一边,黄有在甩开敌人后,全身心的朝根据地奔去,不料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再加上体力耗尽,眼看快到根据地,他竟头一晕,躺在了地上。 等到游击队发现黄有时,他身上已出现大面积冻伤、溃烂,甚至是陷入了昏迷。 可是,山上营地的环境太差,黄有的伤势必须要下山接受治疗。 不料,这时还有一口气的黄有,却坚持要留下来,因为他知道,也许此刻的山下,日军早就贴好了他的通缉令。 可当下部队也要转移,为挽救黄有这位好同志,组织上专门派了两位同志来照顾他,等到老年开春,风头过了,再接他下山。 可是,等来年开春回来时,同志们推开门一看,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一具瘦弱的躯干,早已一动不动,躺在床上。而躺在床上的不是别人,正是黄有,牺牲时只有39岁。 原来,游击队走后,他们没过多久,干粮就快吃完了,两位同志只好出门打猎,谁料遇见敌人,不幸遇害。 虽说黄有是位地主,但也更是一颗有着爱国心的中国人。他不惜以身涉险,带着敌人,一步步引向深渊,哪怕是自己牺牲,也不做对不起国人的事。向英雄致敬!

0 阅读:39
市井老李

市井老李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