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为武侠带来的讨论量也太大了?经典不怕被翻拍,最怕被遗忘!再不出现新的影视作品,金庸武侠传承都要断代了,我这个90后都对射雕故事记忆不深了,更何况是00之后的是完全不认识咱们中国文化里的英雄大侠。 各平台看到大家都这么认真的在讨论武侠的招式到底是该近身肉搏还是隔山打牛,降龙十八掌到底应该呈现出什么效果,还有很多小孩想找书来对比看看到底符不符合原著,就觉得徐克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没白拍。 整个春节档只有射雕被扒得这么细吧,几乎全片逐个情节分析了,详细剧情讨论量远超近年来的影片。对武侠的争论前所未有的多。这怎么不是一种电影的成功呢? 射雕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解析以及争辩,其实也说明它很优秀,因为烂片是吵不起来的,烂片不会让人有为之争吵的欲望。 但是射雕是看完后每个人的想法评判都不一样,是主观的,说白了大家都在为自己争辩。这种电影其实是能吸引观众进行深度思考的,不是一笑而过或者一骂而过。 徐克的武侠注定会被无数人解读、分析的,他的风格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这部片子但凡看了的人都能感受到制作的精良!他的拍法不一定每个人都能get,但绝不是烂片。电影的制作精不精良是能看出来的,即使你不认同。 徐克从拍第一部电影开始,争议就没停过吧,他都习惯了,肖战也是,感觉他还挺有先锋精神的,侠之大者就是敢为天下先,作品拍出来,大家审判,不需要也不指望所有人都懂都能理解,标杆立在那儿,以后会不断有人来比高矮,将其作为参考,作品的生命还很长,时间会交出答案。 肖战演的郭靖,厉害的地方不是去模仿以前的经典版本,而是把那种侠义精神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出来。就像当今时代的观众们在弹幕里争论“郭靖该不该守襄阳”,这其实就说明金庸笔下的那些深刻问题,已经在数字空间里“活”过来了。 这种争论本身就是武侠文化在今天还“活着”的证明。就像剧里郭靖折断的那根弓弦一样,虽然旧的武侠形式会慢慢老去,但它那种精神的力量,正在通过新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 都在说武侠式微,侠义精神不存,《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让武侠重回观众视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想咱们独属于中华文化的武侠断代无法流传,经典经过不断创新才能让新一代感兴趣和爱上经典,经典才能流传下来!
射雕为武侠带来的讨论量也太大了?经典不怕被翻拍,最怕被遗忘!再不出现新的影视作品
方风筝暖阳
2025-02-02 07:52:3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