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很多受争议的地方,其实恰恰是因为它们太“徐克”了。事实证明内地观众对徐克这人有点叶公好龙。平常称道他怪,他真放飞自我怪起来,一般影迷未必受得了。我那天看完本来想发短评,说徐克在视觉审美上回归到他个人的九十年代了,我对此很满意。但一看网上阵仗,不太敢顶风讲。现在尘埃落定了我再说吧。 《射雕》的徐克是制作《妖兽都市》《蜀山传》《刀》版本的徐克。这些作品在叙事方面或许受诟病,但事后回顾徐克创作史,它们集中代表了徐克的玩家气质。徐克成为徐克,一个重点是他在光影造型方面很乖张,在视觉理念喜欢对不同类型片、媒介搞拼贴。新版《射雕》同理。 比如这一版的欧阳锋,走火入魔后面孔扭曲不似人类。很多人觉得好雷啊,但这恰恰是最徐克的地方。这种鲜明的邪典倾向是徐克的防伪标识。他很热衷把人性做视觉外化。《刀》里的反派造型极度夸张的异化,已经到了京剧脸谱化的状态。《智取威虎山》的座山雕,依赖突破人类五官逻辑的妆造,让这个样板戏反派重具冲击力。《侠之大者》的欧阳锋同理,他怪异暴突的脸显示的是武功(作为一种神秘概念)对身体改造的极限。 新《射雕》的武功不是搏击术,而是一种身体改造术,属于异能范畴。这是徐克的理解。多年前《蜀山传》里刻意游戏化的玄术特效,使得整个修仙世界呈现出一种数码风格。两者的视觉设计逻辑一样。徐克是要通过视觉方案,来解答“武功还可以是什么”这种问题,他对影像是有思考的。这些东西不能一句“雷人”就给否了。 这两年有不少金庸改编的网络电影上线,你可以看看这些电影在视觉设计、影像方案上的无知无觉,就知道徐克机智在哪里。 江湖是什么,人是什么,武功是什么,电影应该用视觉回答这些问题,而不单单是台词。徐克在这些方面有认真思考,而这些年金庸影视剧极少有人做这方面的思考。 庄达菲的黄蓉,一出场就是江湖故人,而不是鬼马少女。郭靖全程都保持着风尘仆仆的状态。这些都是电影相比上世代武侠在视觉上创新的地方。真不必一概推翻。 当然徐克在武器设计上也很有巧思,这版的打狗棒设计非常精妙,突破了维持三四十年的玉竹竿方案,这篇不被喷太狠我再展开讲讲。
《射雕英雄传》很多受争议的地方,其实恰恰是因为它们太“徐克”了。事实证明内地观众
体育自黑地
2025-02-02 00:35:07
0
阅读:20
用户13xxx97
评论中肯。绝对没有那些喷子说的那么差。反正我看了后觉得还行,支持徐克,支持中国武侠。
青峰
大屏幕是试金石,更是照妖镜,票房是真金白银,不是数据,事实证明,面瘫,文盲,流量,都不是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