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的拜年活动 我的回忆是60年代初期的湖南湘潭拜年,拜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

张老汉嘛 2025-02-01 20:17:20

回忆小时候的拜年活动 我的回忆是60年代初期的湖南湘潭拜年,拜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就是能跟随拜年的队伍后面,在别人家里抓一把糖果或者花生,可以吃好几天呢。 记得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两三个叔叔到我家来拜年,大家作揖拱手,互致问候,然后我父亲就跟在他们后面向其他同事的家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人一定是比较年轻又有组织能力的人,只见他把抽着的香烟用手指弹一下,露出火星,快速地点燃一个小鞭炮,然后甩出去,啪的一声,宣示着拜年的队伍来了。 随着队伍走过拜年的家庭,拜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成了一条长龙。我和弟弟混在大人中间,不用说吉祥话,眼睛盯着被访的家里,那里的桌子上都会摆放着一盘混装的花生瓜子和糖球,我们小孩子顾不得客气,就去抓一把。其实,因为有了活泼的小孩子,过年才显得热闹,所以每个家庭都欢迎小孩来增添喜庆的氛围。 渐渐地,大街上拜年的队伍多了起来,很多穿行的队伍也会互相打招呼,很多家庭还会燃放整挂的鞭炮,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气味,那是最典型的过年气味。 然而,也有的家庭冷冷清清的无人拜访,那是最令人伤心的局面,说明那一家人缘不好,或者口碑不好。门厅热闹的家庭最有面子,而无人光顾的家庭也被认为不吉祥。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拜年的队伍中都是男人而没有女人,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世俗观念所致,女人不能张扬吧。 我们那一片都是几个工厂的宿舍和住宅连在一起,而且都是平房,大家都认识,容易走访,所以年味就更浓。 到了北京之后,就再也见不到拜年的队伍了,因为人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走访只能是几个朋友串个门而已。 如今的人际关系淡漠了,初一也不会去拜访同事了,顶多初二走个亲戚。在同一个城市里,很多人都没有亲戚,所以也就不再有实际的拜年行为,转而代之的是网络电信的拜年,也就不再有年味儿了。[烟花][烟花][烟花]

0 阅读:0
张老汉嘛

张老汉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