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你是谁?这是贯穿一二部封神的一

爱吐槽的红枣 2025-02-01 16:44:47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你是谁?

这是贯穿一二部封神的一个问题。

第一部,姬昌对姬发说,你是谁最重要。

第二部,复活的殷郊,被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你是谁?

这个问题再往下问,就是“你用什么定义你是谁”?

有时候可以是身份角色——比如殷郊几乎是下意识回答出来的,他是成汤子孙,他是殷商的太子。

可是,身份角色随时可能被剥夺,就像殷郊的绝望,正是来自于他“成汤子孙,殷商太子”——本质上是“殷寿的儿子”这个身份在第一部结尾,就被殷寿亲自剥夺了。

他不仅不再是太子,他也不再被允许成为和父亲一心同体的儿子。

事实上这种身份剥夺无处不在,准确说,剧中的几个主角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剥夺了身份,殷郊属于比较不幸的,他被剥夺身份的同时伴随着被抛弃甚至被杀害。

而对于姬发和邓婵玉来说,他们丧失至亲,其实也是一种身份剥夺。

我没有父亲了,所以我无法再持续地用儿子,女儿的身份定义自己。

在这种身份被剥夺的痛苦之下,姬发一度想要自我放弃,因为愧疚而死,邓婵玉把自己变成一把无知无觉的刀,“为死去的人而战”。

复活后幻化出法相的殷郊,则开始用仇恨来定义自己,他是来复仇的,他宁愿自己被愤怒控制,也要手刃殷寿——被剥夺了亲人的身份,就成了仇人。

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殷寿也是被剥夺了身份的,他的选择是把自己一直困在被剥夺的无助,痛苦和愤怒中,被抛弃的感觉就像烈火,在每一夜的噩梦里灼烧。

但后来,其他人都找到了出口——

邓婵玉的选择是继承父亲的遗志,把自己在意的人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她决不允许自己做出与父亲生前相悖的事。

同时,她也找到了新的身份角色,她有了自己可以选择的,新的家和家人。

殷郊和姬发则是从另一条维度。

他们找到的是自己的使命。

姜子牙对姬发说,你能为愧疚而死,那你能为现在依然想要守卫家园的西岐百姓而活吗?

他也对殷郊说,你可以杀殷寿,但不是孤身一人去,而是带着天下共主的身份,带着伐纣的正义之师而去。

这两句话的本质,都是在提醒他们,你是否愿意赋予自己一个使命?

守卫家园,惩恶扬善,安定天下,这是使命。

他们要成为这样的人,他们要以此定义自己是谁。

回到姬昌的那句话,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

是谁的儿子,是无法选择的——事实上我们有太多无法选择的事了,出身,原生家庭,懵懂时期无法完全自主的过去。

这些都不重要。

能选择的才重要,因为,是一次又一次自主选择, 对朋友,伴侣,使命,价值观等等的选择,真正定义了一个人是谁。

他为谁而活,为谁而战,为谁而死。

0 阅读:0
爱吐槽的红枣

爱吐槽的红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