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还是想说。
其实我们的文化里一直都有一种殉道精神,我们唱歌时说“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仗到最后如果武器用尽,掩体全部毁坏,那我们将会用身体做最后的防线来保护身后的亲人和同胞,国人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躯体与道义同在,身可废道不可消,所以说射雕最后郭靖以自己的身体为身后的大宋子民画出一条安全线来这是非常合理的,这是独数华夏文化的一种浪漫主义。(很唏嘘今时今日居然有人完全不理解这个点了,舍身取义,挺身而出,这不是小学就学过的吗?)
再去说结局之欧阳锋。
我很喜欢的一个点是在蒙古大军压阵之时,走火入魔的欧阳锋错入蒙营,无差别开打,影片先期渲染了欧阳峰这样的绝代高手的破坏力,大汗生死一线间,然后才是郭靖介入,而郭靖介入的点很好,他不忍将士白白被绞杀,也不愿看大汗真正在这里丧命继而草原大乱,这个地方叙书非常好,既阐明了郭靖武功之高,又着重刻画出来了他对平民百姓普通士兵的爱护,他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他所认为的侠之大者。
在这里欧阳锋是权力之外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庙堂之中的欧阳锋。从欧阳锋因为一句战神大开杀戒到成吉思汗因为欧阳锋一句天下第一剑射欧阳锋逻辑完美闭合。这两个人欧阳锋错练九阴真经武功登峰造极,但他视人命如草芥说起来只是个顶级的江湖高手而非英雄大侠;大汗开疆辟土功勋卓著,但他治下同样残忍暴虐,他的成功也同样与大侠无关。
侠之大者就是从这里开始,管你什么江湖豪客王侯将相,管你有多大的权力多高的武功,只要你心里缺失对于普通民众的爱怜那你就算不得真正的英雄。
之大汗对话。
一问郭靖,这样的高手中原有多少个?
郭靖是实诚孩子,只说了五个。
但是在影片里,黄蓉几乎是半招就制伏了草原公主,郭靖自己亲手在大汗面前打服了他口中的五绝之一欧阳锋,影片之外郭靖的侄子杨过杀死了蒙哥,郭靖百年后后人依着他留下的武穆遗书倚天剑与屠龙刀彻彻底底的把蒙古人赶回了老家,所以 ,这个问题问的真好,因为答案是像这样的高手世世代代都有,山水有尽时而卫国卫民之豪杰无穷尽也。
二问郭靖,你竟然要反抗我?
郭靖至淳至朴的品性完全藏不住了。他眼见过蒙古军的残暴,他天天悼念父亲时时不忘父亲忧国忧民的遗志,郭靖要反抗吗?不是?他只是坚定的奉行自己的选择,蒙古草原必然不能再来一波生灵涂炭,所以大汗得活着,蒙古军的铁蹄不能践踏故乡的土地,所以婉拒了你借道的请求。
后来郭靖心中想过无数次襄阳守不住了怎么办,想来想去也不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几个字。
二十岁的郭靖还想不到这些,但不妨碍他这样做事,敢不敢之间他的选择永远是“做”。
(再吐槽,居然有人蛐蛐郭靖不同意借道,讲真的你是不是也同意漂亮国在湾湾驻军,我告诉你,这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民族融合是我们最优秀的发展方向,但熟悉历史的各个阶段才能使你脑子发育的更齐全。)
总的来说,郭靖是金庸所有小说里最具浪漫主义的人物,没有之一。(如果硬要有乔峰勉强算半个)在整个金庸宇宙里,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殉道者,他因道而生,以一生的时间去实践自己的道义,最后殉道而死,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无一不追随他的道义,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是所有士大夫对于生命最理想的追求。(以前就觉得王牌部队的顾一野极致的浪漫主义,在人格追求上顾一野和郭靖其实才是最像的,一样的殉道者,一样的知畏而大勇,后来想想中国人心里男人最高境界大抵都是这样。)
说说射雕之运镜。
堪称神技——观影者完美参与感
大战欧阳锋,镜头中的欧阳锋身形巨大而强势,他俯瞰众生时压迫感侵袭而下,此时你会觉得自己也是戏中人,是影片中奔走的小卒,他发出巨大的气波仿佛是冲你而来的;
对话大汗时,大汗和郭靖巨大的人物界面,远处是低矮的流民和士卒,此时大家也会有如羔羊一样弱小的感觉,都在等着命运将被判往何处;夜奔时大雨如注,这时你是无情的冷酷的,乱世儿女的将来是要他们自己去争取的,你和那夜的苍天一样冷冷的注视着他们奔走相寻……
影片结束时你会有一种虚脱感,两个小时内你做了流窜的百姓,你做了残阳下远望江湖豪侠远去的野草,你做了高手竞技时偷看的江湖闲人,你做了大汗帐下记录风云变化的小吏,你既闻到了李萍身上草木的清香中夹着的香火的味道,你也闻到了丐帮弟子身上的臭味儿,水边的风你吹过,夜幕下篝火的温暖你记得……很多很多,优秀的导演不会有镜头,他只会带着你去他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路过。这样的体验是我们在小品式的电影里永远也感受不到的,再次表白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