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除了《熊出没》外,其他五部电影的主题想商量好了一样,意外极为统一,都是在讲“国仇家恨”。
连《哪吒2》都是,玉虚宫指美国的符号遍布全片,没有一丁点是过度解读的可能。
《哪吒2》提供的解决办法是反抗,管你神仙妖魔什么手段,干就完事,游戏规则从来不是谁占理谁就能赢,而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唐探1900》提供的方案是让自己持续变强,整个民族的强大是赢得尊重的唯一途径,刀用的再好,十步之外面枪快,十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这两部某种程度上相似之处真的很多,申公豹对应白轩龄,他们起初都笃信了别人为他们编织的光明愿景,相信自己可以靠着自身努力打破身份歧视,但现实告诉他们那个“梦”是假的。
就如同华人是一体的,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总是紧密关联,被困在龙宫的龙与海妖们又何尝不是?《哪吒2》甚至搞了条链子把他们拴在了一根柱子之上,“龙宫”不就是“唐人街”?
《封神2》更为理想化,或者说是古典,就是明善恶、得民心、心怀敬畏、心向和平,姬发和殷寿已经走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形成了一种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的观念碰撞,邓婵玉和闻太师就是面对两种理念该如何选的抉择之人
“忠诚是没有条件的,谈条件就是反叛”
“屠杀平民百姓,才是军人最大的耻辱”
“你不是愚忠,你是愚蠢.”
“老百姓开心,才是天下大事。”
《射雕》则带着一种质朴,战争的干戈,能用讲道理来平息,徐克的浪漫主义情怀让我想起张艺谋《英雄》里那句:“剑的至高境界是不杀,不杀…那就是和平。”郭靖有擒大汗之力,大汗有屠襄阳之兵,于是两方都选择罢手。当然,这种理想化的故事也只能出现在电影而非现实中了,毕竟徐克的武侠从来以表意为重。
《蛟龙行动》就更加单纯,从头到尾秀肌肉,哪吒实际上没闹海,蛟龙闹了。
在我看来,这种主题的统一并不是巧合,而是当下集体情绪和上层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个人实现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缺少机会的今天,“家国一体”,表达都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想好就必须一致对外。
不同于过去的春节档,总是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轮流夺魁,今年宏大叙事已经成为了唯一主旨,看上去各个类型都有,实在观众不论怎么选都在接受大同小异的主题表达。
还有一点挺有趣,无量仙翁、殷寿、唐探里真正幕后黑手威曼先生、大汗,这些大BOSS在影片结尾无一例外都继续掌控着权力。
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拍续集,但也形成了一种对抗会持久延续的态势出来,真正强大的反派不会一招之下灰飞烟灭,他们会活很久很久,并且总有后来人,甚至幕后黑手背后还有更大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