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3日下午5点,南京中央门银行服务所,押款员陈超与陈荣准备送6万8千元营业款时,遭一高一矮两名歹徒持枪袭击,陈超中枪,歹徒抢走挎包逃窜…… 1985年12月23日,南京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分行中央门服务所里,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柜台外,办理业务的人们进进出出。谁都没有料到,一场罪恶正在悄然逼近。 下午5点,押款员陈超外出办事归来。当他踏入服务所大门的那一刻,危险也随之而来。在他身后,一高一矮两个陌生人鬼鬼祟祟地跟了进来,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陈超,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 陈超走进营业室,和营业员一起将一捆捆人民币仔细数点,装进黄色帆布挎包,今天的营业款共计6万8千元。他整理好挎包,理了理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头发,轻轻舒了口气,随后提起装满钞票的挎包,叫上押款员陈荣,两人一前一后准备离开。 当他们走到营业室通往大门的通道时,意外突然发生。在办理储存业务的人群中,一高一矮两人像恶狼一般突然窜出,陈超抬头,一支乌黑的枪口正对准自己的胸口,还没等他做出任何反应,“砰”的一声闷响,子弹无情地射来,他瞬间被击倒在地。矮个子吴棉银如敏捷的狸猫般迅速冲过去,夺下陈超手中的挎包。服务所内顿时乱作一团,人们惊恐地尖叫、四散奔逃。而这两个暴徒,趁着混乱迅速溜出大门,混入滚滚人流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发后,服务所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5点45分。仅仅三分钟后,一辆辆警车闪着红灯、鸣着警笛,迅速赶到现场。鼓楼公安分局刑警队也接到警报,第一时间驱车赶来。刑警们迅速封锁现场,此时服务所门外已围满了围观群众,他们只能在大门口拉起警戒线。 发案现场,陈超昏倒在地,身旁是一滩鲜血,不远处有一件蓝色棉大衣和一枚弹壳,墙脚边还有一颗穿过他身体后落地的弹头,这是暴徒留下的罪证,也是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然而,由于案发突然,现场目击者甚至都没看清罪犯的面容,只知道是一高一矮两个人。陈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而现场的刑侦人员则开始了紧张的勘查、思考与分析。 江苏省公安厅和中共南京市委、市政法委以及南京市公安局的负责同志迅速赶到现场。刑侦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做出了如下推断:首先,犯罪分子行动迅猛,可见他们事先经过了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其次,从现场留下的弹头判断,犯罪分子使用的是杀伤力极强的冲锋枪;最后,通过对犯罪分子丢弃的大衣进行鉴别,发现这是上海虹口区一个家属服务公司生产制作的产品,由此推断犯罪分子很可能是外地流窜而来。 警方迅速展开行动,一方面对现场周边进行细致的走访调查,询问目击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另一方面,根据犯罪分子可能逃窜的方向,在各个交通要道设卡盘查,对出城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警方还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协查通报,向社会各界征集线索。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犯罪分子在作案前曾使用偷来的介绍信住进旅馆,而这封介绍信的主人是江西省彭泽县的一名居民。警方迅速与彭泽县警方取得联系,展开联合调查。经过一番艰苦的排查,最终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李文艺和吴棉银。 李文艺,25岁,胆大妄为、性情暴躁;吴棉银,21岁,个子矮小但诡诈多端。两人都对金钱有着极度的渴望,为了谋取钱财,不惜铤而走险。他们在“钱”的诱惑下,一拍即合,勾结在一起。 离开彭泽后,他们首先来到南京,在寄宿南京油嘴油泵厂招待所时,便对同室旅客下手,窃取了旅客的外出介绍信和四百元现金。11月20日,李文艺带着吴棉银辗转来到浙江,凭借李文艺曾经在部队服役的经历,熟悉地形和营房值勤情况,他们趁夜混入原部队营房,撬开营部军械室的门锁,偷走了一支六四式折叠冲锋枪。 窃取到武器后,他们于12月13日再次来到南京,开始为作案做准备。他们用偷来的介绍信住进旅馆,花了六天时间在南京市内多家银行、储蓄所“踩点”,最终选定中央门服务所为作案目标。 12月23日下午,他们怀揣着罪恶,实施了抢劫杀人的暴行。案发后,他们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然而他们低估了警方的决心和能力。 警方在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相关线索后,迅速展开追捕行动。他们沿着犯罪嫌疑人可能逃窜的方向,一路追踪。在经过多日的艰苦侦查和不懈努力后,终于在江西省某地发现了李文艺和吴棉银的踪迹。 警方迅速制定抓捕方案,准备一举将犯罪分子抓获。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抓捕行动正式展开。警方悄悄包围了犯罪分子藏身的地点,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迅速展开突击。面对如神兵天降的警察,李文艺和吴棉银惊慌失措,妄图反抗,但警方行动迅速,很快便将他们制服。 至此,南京“12·23”中央门银行抢劫杀人案成功告破。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1985年12月23日下午5点,南京中央门银行服务所,押款员陈超与陈荣准备送6万
诗意生活雅韵浓
2025-01-31 14:34:03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