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我回老家探亲,村里人问我部队干啥的,我说当特务连连长。邻居很诧异,觉得

旅游景点的青蛙 2025-01-31 14:18:20

八十年代,我回老家探亲,村里人问我部队干啥的,我说当特务连连长。邻居很诧异,觉得特务不是啥好活。这事听着有点搞笑,但细想,其实挺有意思。为啥“特务连”这名字一出口,就让人联想到电影里那些鬼鬼祟祟、夹着文件跑的间谍?还是观念里的一种惯性误解。 咱们都知道,八十年代的农村信息闭塞,很多人对“特务”的认知,大多来自当时的革命题材电影。那些作品里,特务总是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什么“潜伏”“卧底”的戏码多了去了。于是,“特务”这个词,在大众心里就和“不正经”画上了等号。但问题是,咱们的语言里有不少类似的现象。就像“特务连”这种名字,虽然压根儿和特务没关系,但因为两个字扎眼,误会就来了。 其实,这事背后反映的,是咱们语言使用中一种“标签化”的倾向。听到一个词,先入为主地把它和某种固定形象挂钩,这是省事儿,但也容易误导。比如,“程序员”就一定是秃头格子衫?“网红”都爱拍浮夸视频?这些都是刻板印象作祟。 所以,名字听着咋样不重要,关键看实际干啥。修路、保障、保护首长,这些幕后工作没戏剧感,但没它还真不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咱们得学会用更全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别老盯着那些标签不放。

0 阅读:64
旅游景点的青蛙

旅游景点的青蛙

旅游景点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