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慎陈公祠,东莞县工委机关旧址 2025年1月30日(正月初二)上午,我通过导航找到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上合村——恒慎陈公祠(原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目前成为村民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恒慎陈公祠位于上合村中心的位置,宗祠门口一幅对联格外引人注目,“支分八世,派衍千秋”,我想摸清陈公祠的主人是谁?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我走进公祠看看简介,什么内容也没有,只有空荡荡的三间两进院房屋。 据碑文记载,恒慎陈公祠始建于清代,为木结构长方形、座西南向东北的建筑,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水磨青砖墙,大条实木柱,粗木金中架,厚重天面,工艺上乘,面阔10.6米,进深21.6米,占地面积约229平方米,2012年8月13日被列入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1936年10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工委领导。1937年4月,中共广东工委派麦蒲费到东莞县望牛墩望角村,主持成立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简称东莞工委)。成立大会在望角村恒慎陈公祠召开,谢阳光任东莞工委书记,张如任副书记,王鲁明(王寿祺)、卢仲夫为委员。辖莞城、厚街、高埗、中堂、东坑5个支部,共有党员16人,东莞工委机关设在望角村恒慎陈公祠内(后迁至莞城力行小学)。东莞工委成立后,在望角村举办了一期党的知识学习班,为发展-员打下基础。 1937年8月,中共广东工委撤销,改为中共广州外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广州外县工委),领导包括东莞在内的广州-各县党组织。 希望望牛墩镇政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内容,将“恒慎陈公祠”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恒慎陈公祠,东莞县工委机关旧址 2025年1月30日(正月初二)上午,我通过导
开心的
2025-01-31 10:29:4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