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战死,师长黄维纲端着机枪率敢死队夺回遗体后,发现他的

酒馆茶色 2025-01-30 23:16:18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战死,师长黄维纲端着机枪率敢死队夺回遗体后,发现他的身上有16个枪眼。 1937年9月,背着“汉奸”恶名的张自忠悄然到达济南,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居然不打算见这个昔日的西北军同僚。 张自忠在门外听见韩复榘大声对副官说:“他当他的汉奸,我见什么见!” 张自忠按捺不住,一头闯了进去,当面出示了宋哲元命他留守北平的手谕,韩复榘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由于蒋介石已有命令,让韩复榘将张自忠押解南京接受处理,尽管韩复榘明确表态不会如此无情,张自忠还是认为应当先到南京汇报实情、洗清罪名。 正在前线的宋哲元(二十九军已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任总司令)得知消息,立即派秦德纯赶到济南,专程陪同张自忠前往南京面见蒋介石。 当时,各界对张自忠的“汉奸”行为大加鞭挞。比如某报载文,在赞扬吴佩孚坚持气节,不为日本人所利用之后,笔锋一转,指到了张自忠的头上:“万不要学那寡廉鲜耻的殷汝耕和自作聪明的张自忠!” 张自忠竟然被人归为和殷汝耕“一类人”,其内心之悲愤是可想而知的。秦德纯为人谨慎,在乘火车南下时,特地将张自忠安排到了三等车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 火车在徐州临时停靠时,一大群青年学生,团团围住了头等车厢的车门,嚷嚷着说,他们已经得到消息,张自忠就在火车上,要求上车搜查。 秦德纯站出来表示支持学生们的行动,并大方地请他们派4位代表上车搜查,那4名学生很认真地把头等车厢里的各个角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线索,只得返回站台,让列车放行。直到列车驶出徐州车站好远了,车上的人才擦了一把冷汗,暗暗钦佩秦德纯,幸亏他事先安排妥当,才没有发生意外。 到南京后,在冷藏了一段时间后,在李宗仁、冯玉祥等人的斡旋下,蒋介石任命张自忠为五十九军军长。 再次踏上战场的张自忠,从此一往无前,每战都抱着必死的信念,他对老部下说:“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死在什么地方!” 1940年5月1日,日军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防区发动大规模进犯,枣宜会战打响。5月7日拂晓,张自忠率二千多部下东渡襄河,与日军展开激战。在渡河前,张自忠给部下写了亲笔信,里面写道:“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不幸的是,第五战区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日军得知张自忠的所在后,调集重兵包抄而来。 当时,部下力劝张自忠撤回襄河西岸,为了不影响正在河东激战的3个师的士气,使日军不能轻易渡河,张自忠坚持要留在河东。 16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军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战斗异常惨烈。至下午3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分阵亡,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右腿。 受伤的张自忠撤至杏仁山,带着仅存的几百部下奋勇抵抗,竟将蜂拥而至的日军阻于山下达三个多小时。 张自忠不顾自己伤势严重,提起枪亲自杀敌,但随即引来日军一阵扫射,他身中数弹,血如泉涌。此时,张自忠命令其他人立即撤退,为了不使自己拖累大家,他竟拔出随身佩带的短剑刺向自己,但被身边卫士及时抱住了。转瞬间,大群日兵已冲到面前,十几个卫士及高参张敬冲锋战死。 根据日方资料描述,日军第四分队一等兵藤冈是第一个冲到近前的。突然,从血泊中站起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他那威严的目光竟然使藤冈立即止步,惊愕地愣在那里。 冲在后面的第三中队长堂野随即开枪,子弹打中了那军官的头部,但他仍然没有倒下!清醒过来的藤冈端起刺刀,拼尽全身力气猛然刺去,那军官的高大身躯终于轰然倒地,这个军官正是张自忠。 当天深夜,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了张自忠阵亡的消息,并称:“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 日军指挥官让军医用酒精仔细清洗张自忠的遗体,并包扎好伤口,郑重装殓,放进赶制的棺材里,葬于一处山坡上,并树立墓碑,上书:“大将张自忠之墓”。 张自忠身为集团军总司令,完全不必亲率一支人数并不算多的部队渡河作战,渡河前,他将军务交给了副总司令冯治安,可见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作战的。 蒋介石得到张自忠阵亡的消息,极为震惊,下令一定要把遗体抢回来。奉命增援的三十八师官兵得知张自忠战死,全师悲愤,师长黄维纲端着轻机枪,带着敢死队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体。 经检视,张自忠身上有16个枪眼,刺刀伤多处,头部塌陷变形,已面目全非。 部队将张自忠的遗体运送重庆,行至宜昌,有十余万百姓上街为其送殡。当日,尚有日军飞机在天空盘旋寻衅,但满城军民竟无一人躲避。5月28日晨,当张自忠的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时,蒋介石带着数百人在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哭。 张自忠夫人李敏慧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0 阅读:39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