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就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毛主席看完后,便沉思片刻:“有志气,给她安排份工作!” 1955年的一天,章士钊先生在北京的一处菜市场闲逛。章士钊是个什么人呢?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曾在燕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后来还担任过中央文史馆馆长。总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界前辈。 就在章先生漫步菜市场的时候,一个正在摆摊卖香烟的妇女吸引了他的注意。章先生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就是觉得这个妇女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明明穿着普通,干着最寻常的营生,却透出一股子不符合身份的气质。 章先生装作不经意地在她摊位前站定,随手拈了一盒香烟。一边掏钱,一边状似无意地问:"大姐,我好像在哪见过你?"那妇女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被人这样搭讪。她客气而又疏离地回答:"先生惠顾,恐怕是认错人了。我就是个卖烟的,哪能与您这样的大人物见过呢。"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但章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端倪。普通的摊贩可说不出这种带着文雅口吻又不失礼数的话。他笑了笑,没再多问,拎着香烟走开了,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回到家后,章先生思来想去,总觉得那个妇女身份不简单。第二天一早,他托人打听那妇女的底细。消息传来,令章先生不由得惊掉了下巴。原来,这位菜市场卖烟的妇女,竟然就是大清皇帝溥仪的亲妹妹——韫颖! 章先生恍然大悟,难怪他总觉得这个妇女气质非凡。一个堂堂皇家格格,沦落到菜市场卖烟,这是何等的身世巨变啊。章先生想起韫颖的身世,不由得一阵唏嘘。 他立刻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韫颖如今的处境。章先生在信中这样写道:"昔日金枝玉叶,今日市井摆摊。一介贵族妇人,竟以此糊口。此身世之变,令人扼腕;此志气之坚,令人动容。恳请主席阅罢此信,为这位历尽沧桑的格格雪中送炭,使其重展笑颜。" 韫颖,一个从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宫墙内走出的格格,谁能想到她竟会有这样的人生际遇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韫颖出生在大清皇族爱新觉罗氏,是溥仪皇帝的亲妹妹。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格格,也就是公主。要是大清江山不倒,她这一辈子大概就在锦衣玉食中过了。可惜老天爷不遂人愿,就在韫颖出生前两年,大清王朝就覆灭了。 虽说入关者皆为王,可入关的皇帝败了,不还得退出去。袁世凯当政后,倒也没为难溥仪他们,还让他们继续在宫里住着。这样韫颖前几年倒也还过得相安无事。 可到了1924年,时局又变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赶走了曹锟,废除了帝制。溥仪只好带着十一岁的韫颖离开紫禁城,去了天津。后来,又去了长春,在日本人扶持下的伪满洲国做了傀儡皇帝。 说来也巧,韫颖在长春遇见了溥仪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麟,两人一见倾心,喜结连理。润麟虽没什么实权,但毕竟也是个皇亲国戚,在伪满过得倒也滋润。这一段日子,算是韫颖一生中最安稳的时光了。 她在长春生下了三个孩子,本以为从此可以相夫教子,平安度日。谁曾想风云突变,日本战败投降。伪满的政权像纸糊的一样垮了,韫颖的丈夫润麟也成了阶下囚,把韫颖留下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从小锦衣玉食的韫颖,哪里受过这种罪。可是为了孩子,她也得想办法过日子啊。韫颖开始学着缝补、洗衣服,靠给街坊邻居做点针线活来维持生计。后来实在难以为继,举家迁回了北京。 刚回北京那会儿,韫颖一家老小就靠变卖值钱的东西度日。可那些值钱的东西能有多少呢?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韫颖狠下心来,想了个办法,拿了几包烟,去菜市场摆摊。一个皇家格格,沦落到菜市场卖烟,这般身世之变,令人唏嘘不已啊。 章士钊先生的信很快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毛主席读罢来信,先是一愣,继而沉思片刻。他没想到一个昔日的皇室贵胄,如今竟沦落到这般田地。 毛主席缓缓地说道:"有志气,给她安排份工作!"就这样一句简单的批示,改写了韫颖的命运。毛主席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出于恻隐之心,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考量。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安置旧朝皇室成员,是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 毛主席英明决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道主义关怀,又展现了新政权的宽广胸襟。安置韫颖,无疑给那些流落在外的皇亲国戚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决定,让他们看到了新中国的善意,减少了他们的戒心和敌意。 很快,周总理就安排有关部门着手解决韫颖的工作问题。考虑到韫颖的特殊身份和文化素养,有关部门决定把她安排到北京市文物局工作。在那里,韫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她尤其擅长鉴定清宫的一些古玩文物,毕竟那都是她曾经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韫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渐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有了稳定的工作,韫颖的生活总算是步入了正轨。
感谢毛主席,为我们换了人间![玫瑰]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