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纪实#与一位完全有资格参选院士、但就是不愿当的先生吃饭,特别有感。
他说,我们现在对院士、博士和教授之类的迷恋近乎病态。比如学校上课让教授上、中小学让校长上,肯定上不好,为什么?上课是技术活儿,离开课堂久了,他还哪里有课感?再比如去医院动手术,让院士、院长和主任上,十有八九要坏事,而一线医生经历多多、经验丰富,肯定比院士刀功好。“告诉你吧,院士讲哲学、院长讲科学、一线讲专业,哈哈……”
“您就为这不当院士?””没意思没意思,您不知道我们圈子里的事儿。”这位先生给我举了某某、某某几个我知道的人,有的已经是院士、有的还在当院士的路上,其成果不是虚就是假。“那您为什么不去揭露呀?”我有点傻了吧唧地问。“一是我干吗坏了人家的好事呀?二是当下兴这个,我何必呢,洁身自好得了。三是咱一个普通百姓说也不管用。唉,咱喝酒……”
吃一顿饭胜读一本书,嗯,不错,长了见识。可我还是心有不甘,盼望着各方面的改革力度再大些,如包括学位学历和院士制度的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电视出版业改革等等。当我说出这些,这位先生哈哈一笑,拍着我的肩膀:“你呀,还不嫌累,还真不老,就这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