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肖月华在广东大埔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呱呱坠地,排行第6,到了1960年,肖月华被国家授予了大校军衔,成了那年唯一晋升为大校的女同志,这也是为了让她享受正师级的待遇,组织上为何这样考虑? “希望你为组织上做出牺牲,与李德同志结婚,促进两方之间的关系。”组织上交给肖月华一个艰巨的任务。 李德是德国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国际特地派来我国进行军事指导的军事顾问,在我国期间他受到了我党组织高度的尊重与爱护。 但是他却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经常流连于烟花巷柳之地,为了将他的注意力全部拉到革命工作上来,组织决定为他找一个妻子。 经人介绍,组织找到了肖月华,刚开始她并不想嫁给一个胡子邋遢的外国人,但是想到这是组织上交代的任务,自己说什么都要完成。 “行,组织上交代的任务我一定完成。”可是婚后的生活和他想象的人并不一样,李德大男子主义十分严重,两人生活的院落中经常传出吵架声。 肖月华之前是憧憬过美好的爱情的,她以为两人即使语言不通,但是两人有共同的信仰,以后的生活一定会磨合好的。 可是残酷的现实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她击倒,李德在我国受到的待遇是极好的,当时虽然我们党组织的许多战士生活都十分困苦。 不仅仅一年四季鸡鸭鱼肉供应不断,而且有时还会提供给他市面上难以买到的香烟以及咖啡,可是他却是一个很小气的人,这些东西他一概都不许肖月华动。 尽管已结为夫妇,但没过多久李德便钟情于一位上海影星,而肖月华在生活中无论遭受何种委屈,都能够默默忍受。 可是在感情上,她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一出没多久,肖月华就毅然决然地决定要和李德解除婚姻关系。 当时日军已经开始对我国实行侵略战争了,不仅仅是因为感情问题,李德害怕打仗根本不愿意和肖月华到前线。 在肖月华提出离婚的一瞬间,李德就同意了,没多久她就收拾好东西与众多革命志士一起去前线奋斗了。 不仅仅是在这件事情上她对我党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长征期间,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儿身份搞特殊化。 在红军长征期间,肖月华掩护受伤同志渡江,像一个男人一样背着沉重的医疗箱走过铁索桥。 即使是受伤未愈的时候她仍旧是奔赴在最需要的地方,他经常勉励自己不要落在男同志的后面,不能够拖后腿。 就这样她一关一关地闯了过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在公路任职,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直到1983年,不幸病逝。 信息来源: 《萧月华:巾帼不让须眉》—中国妇女儿童馆
1910年,肖月华在广东大埔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呱呱坠地,排行第6,到了1960
飞绿说历史
2025-01-30 19:11:38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