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曾谈二战,如果当初美国不向日本提供物资,中国能轻松击败日本! 回望二战,有些人总习惯性地把美国摆在“正义使者”的位置上。但若细究历史,你会发现,这“正义”的光环背后,也藏着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儿。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美国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盟友”,倒不如说是精打细算的商人,甚至是暗中使绊子的“两面派”。这种“双面人”的行径,实在让人感到既失望又气愤。 当初美国口口声声说自己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好像很为中国着想,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块“遮羞布”。说白了,他们既不想让日本独吞中国,也不想让其他列强趁机做大,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华的利益。这哪是什么正义之举?分明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干着自私自利的勾当。 1937年,中国人民在血雨腥风中奋起抵抗,本指望国际社会能伸出援手。结果美国表面上表示同情,暗地里却像个“吸血鬼”,把大量的钢铁、石油、飞机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日本,为日本的侵略机器提供“燃料”。这哪里是援助?分明是背地里“捅刀子”!你说,这算哪门子的“盟友”? 更让人无语的是,美国给中国的援助,对比他们给日本的,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不禁让人怀疑,美国到底安的什么心?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物资会助长日本的侵略气焰吗? 美国之所以玩这一套“两面三刀”的把戏,说白了,还是利益在作祟。他们既不想放弃在华的商业利益,又不想跟日本彻底闹翻,更不想过早地卷入战争泥潭。所以他们就采取了这种看似“平衡”,实则“各取所需”的策略,一边跟中国说好话,一边暗地里给日本“输血”。 他们这种做法,就像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把中国当成棋子,在背后操纵。而他们自己,则躲在暗处,坐收渔翁之利,这算哪门子的“道德典范”?要说这美国精明的程度,早在1917年签订的《兰辛-石井协定》中就可见一斑了。他们为了自己那点利益,竟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权益”,这简直就是对中国主权的赤裸裸的践踏! 所以说到底,美国跟日本就是一丘之貉,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还有抗战时期,蒋介石政府也曾多次向美国求助,希望他们能切断对日物资供应,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然而,美国的回应却让人失望透顶。他们给中国的援助,远远不及他们给日本的,这无疑是往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 这样一看,美国学者的这番话,并非没有一点儿道理!
美国学者曾谈二战,如果当初美国不向日本提供物资,中国能轻松击败日本! 回望二战,
梦幻仙子落凡尘
2025-01-30 16:46:48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