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翻译行业是对AI发展动向最关注的行业之一,每一次AI的进步都会引起很多讨论。最近deepseek大火,又刷到了很多讨论人工翻译会不会被取代,译员要不要转行的帖子。目前很多是就AI时代下译员的职业发展来讨论转行的必要性。但其实促使我转行的原因跟AI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以下几点:
1. 我想自己做speaker。在高翻学习和在市场实习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翻译完完全全是一项辅助性的工作,工作重心永远围绕理解讲者、服务听众。再热火朝天的讨论,译员也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发言权,永远都是在听别人在讲什么。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做桌上讲话的人,我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我刚到高翻学习的时候就有体会到,每次上课就材料中讲者的讲话内容进行学习讨论之后就戛然而止,一切停止于理解讲者意思,没有对话题本身进行思考和讨论的环节,我个人不是太喜欢这种模式。
2. 我不喜欢永远处于被评价的角色里,且还是在一个评价标准并不客观的体系下。作为译员,不光时时要被评价翻得好不好,且实际当中你的工作是否成功,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是否开心。而这一点,是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的。学界对于翻译的评价和鉴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无人在意,你也无法用这些去跟客户argue(当然你也可以,但成本蛮高,因为大多数时候当然只会有不懂翻译的人才会请翻译,且大家都很忙)。在高翻的时候,老师说译员也需要教育客户,但我是觉得这个过程过于费劲,且又不给我钱,可能还要扣我钱,且我决定不再用宏大叙事整天给自己上价值,为了这些牺牲自己的幸福感。
3. 在实际工作中,会觉得整天花大把时间做的那些训练和考虑,在商业环境下纯属浪费时间。每天花了大把时间积累搭配表达,其实无人在意。商业环境下,合作能不能达成,订单能不能签下来才是重点。我有次看到业内专业人士用我们所谓的broken english顺利和对方开完会,当时就觉得自己纯纯孔乙己,每天研究茴字有几种写法,我觉得可能得把时间花在更有用的事情上。
4. 作为外语人我对于实际工作环境水土不服。我想外语院校整体的氛围,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然而实际的工作环境却大多情况下是比较传统商业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大家自己琢磨。总之我是受不了。
5. 我发现我的理想其实不是做中外文化的桥梁,而是花最少的力赚最多的钱,然后轻松快乐的活着然后全世界旅游嘿嘿。对于外语好的人来说,做译员不算是性价比最高的变现方式。很早就听说当译员是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从前的我会觉得我喜欢这样的工作,我喜欢挑战自我。但是现在我成长了,我觉得舒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给自己上难度,钱也不是靠卖命能赚来的,不想活得太费劲。
6. 脾气太大,做不了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