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这也太“笋”了!
【笋形陶水盂】
年代:清
尺寸:长18厘米,宽5.5厘米
馆藏:南京博物院
小猿最近在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见到了许多精致美观的文物,欸,等会儿!这怎么有个笋啊,它也是文物吗?
这件笋形的器物名叫笋形陶水盂(yú),其形状作冬笋形,胎质细腻,呈土黄色,六片笋壳紧紧相叠,筋脉根根清晰,形态丰满。水盂顶部开一不规则形小口,用于注水。不仅笋形逼真,笋的叶茎、笋根部的凸乳钉及切面的微孔,甚至笋上的虫斑、虫洞都刻划的唯妙唯肖,栩栩如生!竹笋横卧在造型同样精巧的黄杨木叶形座上,别具特色,妙趣横生。
水盂,又名“水丞”“水盛”等,是传统文人书房中盛水的小器具,主要作用是在研墨时向砚池内注水,亦可作为观赏器物。材质有瓷、玉、铜、竹、玛瑙等,以瓷材质为主,器形十分丰富。透过其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的设计器物的方式、审美,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取向。清代是文房发展鼎盛时期,文房用具更加细致化,所以水盂的存世量较多,构思精巧,设计独到,非常重视水盂的观赏性,反映出当时的物质充裕,对书斋文化的喜爱、重视与推动。
恰巧现在正值冬季,也是吃冬笋的好时节!小猿提醒小伙伴们要注意劳逸结合,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记得喝一碗浓浓的笋汤,一起温暖地度过冬天吧~
资料来源:
[1]南京博物院官网.
[2]王文澄.书斋中的几案之珍——水盂的发展演变[J].美术大观,2015,(12):86-87.
[3]黄议娴.明清时期水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
[4]朱赛勤.笋形水盂[J].江苏陶瓷,2019,52(05):17.
图片来源:
图1|笋形陶水盂正面图 观察猿自摄
图2|笋形陶水盂各部分详解 自制
图3|笋形陶水盂笋头部分
图4|笋形陶水盂笋叶部分
文/观察猿赵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