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元旦,铁岭县晓明公社的某生产队,老李家、老吴两家正在聚餐。可没过多久,8口人同时突然感到肚子疼,紧接着上吐下泻,全部都瘫倒在地。 几个症状比较轻,拼命呼喊邻居帮忙。有人迅速跑去报告公社干部,公社干部听闻此事,顿感事情蹊跷,怀疑是食物出了问题,一边紧急找人将病人送往当地医院抢救,一边向县公安局作了报告。 1月2日,沈阳市公安局法医组的徐功伟代替同事值班,接待了铁岭县公安局刑警队派来的技术员。技术员带来了李、吴两家吃剩的饺子和炸糕,请求化验是否有毒。当时,毒物化验条件有限,只能送往市公安局技术部门。徐功伟和女化验员富淑濂立刻对送检食物展开毒物化验。很快,结果出来了,在饺子皮和油炸糕皮里都检测出了大量的砷。 砷,这种非金属元素,旧名“砒”,其化合物大多有毒,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称的砒霜,毒性强烈,是常见的自杀或投毒杀人毒物。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很明显,李、吴两家人是砷中毒。徐功伟和富淑濂完成毒物检验后,本已完成任务,但徐功伟考虑到两家8口人中毒,情况危急,是意外毒物污染还是他人投毒?如果是投毒,必须尽快协助侦查,找出毒物来源、投毒地点,获取罪证,抓获案犯。于是,他请示上级批准,派另一名法医和富淑濂乘坐吉普车前往晓明公社。 到达晓明公社后,他们立即对李、吴两家磨面的经过展开调查。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8口人中有7人脱离了危险,只有李家的一位老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调查得知,12月30日,包括李、吴两家在内的6户人家在同一盘石碾子上磨过面。李、吴两家磨面时,还有另外两家也在磨面,可这两家食后并无中毒反应,这表明如果是投毒,目标很可能就是李、吴两家。 法医们接着对李、吴两家的黄米面和白面进行检查化验。在李振兴家的黄米面里和盛面的笸箩缝隙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砷,而前后挨着李振兴家磨面的两家面粉里却没有。这说明,李振兴家黄米面里的砷是直接被投入笸箩的。对吴海涛家白面的检验,按照富淑濂的建议分层进行。结果显示,袋子底部无砷,中部以上及挨着吴家磨面的下一家的白面里有砷,不过下一家白面含砷量极少,所以吃了饺子后只是感到恶心,没有严重症状。这表明,吴海涛家白面里的砷,是在磨面时被人投到碾盘上的白面里的。通过调查了解,排除了李、吴两家自己污染砷的可能,确定这是一起蓄意投毒案件,而且是分别针对这两家进行的。 既然确定是投毒,那么投毒者是谁呢?刑侦技术人员从两方面展开调查:一是查清毒物来源,二是调查和李、吴两家有仇怨的人。法医们在勘查现场时了解到,李振兴和吴海涛都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生产队拌种子用的白砒粉放在仓库里。他们让生产队长领着,到仓库进行检查。仓库的钥匙随意挂在生产队办公室墙上,谁都能拿到。仓库里堆满了农具、种子、麻袋等,杂乱无章。装白砒粉的袋子放在房梁上,法医发现放白砒粉处的灰尘有新鲜擦蹭痕迹,显然近期被人动过。生产队长表示,仓库虽有保管员,但并非专人保管,大家用东西都随意拿放,最近也没人用白砒粉,因为离春耕拌种还早。由此推测,致使李、吴两家人中毒的毒物,很可能就来自这包白砒粉。 经过排查,仓库保管员和李、吴两家有亲戚关系,没有作案可能,且他表示很久没碰过这包白砒粉。那么,还有谁有条件接触白砒粉,又和李、吴两家有仇怨呢?经过一番分析,另一名饲养员刘明阁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刘明阁是个独身老头,之前因偷生产队马料,被李振兴和吴海涛向生产队干部反映过,他对这两家一直心怀不满,有仇杀因素,投毒案中他的嫌疑最大。 恰在此时,这个地区正流行口蹄疫,牲畜面临死亡威胁。县防疫站工作人员来到生产队,向干部和饲养员询问疫情和牲畜情况,进行喷药消毒,并要求检查饲养员个人卫生状况,对他们的衣服也进行消毒。包括刘明阁在内的饲养员们都被找来,他们脱去外衣,到另一间屋子剪了指甲,以便化验是否有口蹄疫病菌。很快,化验结果出来了,在刘明阁右手指甲灰垢和右下衣兜残渣中,都检测出了砷的成分,而其他饲养员的指甲和衣兜里则没有。原来,这是法医和侦查员们巧施的计谋,他们借助当地发生口蹄疫这一条件,顺利从嫌疑人身上获取了确凿罪证。 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了刘明阁。然而,刘明阁拒不交代,坚决否认自己投毒。案件陷入僵持,但侦查工作并未停止。随着刘明阁被抓的消息传开,一些新的线索逐渐浮现。警方继续深入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人。在艰苦的侦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刘明阁,尽管他始终不承认,但在铁证面前,他的罪行终究无法掩盖。
1964年元旦,铁岭县晓明公社的某生产队,老李家、老吴两家正在聚餐。可没过多久,
幽梦紫罗衣
2025-01-29 23:44:14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