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买不起火柴吗? 谈一谈“老翁的视野”的视频中,关于买不起火柴的言论。 “老翁的视野”在他的作品中,把一切贫穷落后都推到了那个年代,都归罪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 他在视频中说那时侯有的家庭连二分钱一盒的火柴都买不起,只能到供销社去买半盒,有的用艾草编成绒绳,让它慢慢燃烧,用来点烟以节省火柴,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一八四O年外国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敲开了我国国门以后,中国遭遇了百年掠夺,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已是满面疮痍,民不聊生了。 那时用的火柴叫洋火,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铁锨叫洋锨,镐头叫洋镐。洋车子,洋戏匣子,西洋镜,总之是一个洋字包揽了大部分工业产品,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贫穷和落后。 关于用火绳火绒一说,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象“老翁的视野”所说,是因为买不起火柴。 火绒是过去没有火柴和打火机,人们为了取火,用打火镰在打火石上用力擦碰,溅出火花,引燃火绒,用来生火用的,火石打火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的。这种东西随着火柴和打火机的广泛应用已被逐渐淘汰。 火绳也叫艾绳,是用艾草和野菊花等芳香型药用杂草晒干后,拧成的草绳,点燃后用来熏蚊蝇用的。也兼具有点烟之方便,在过去纸张短缺的年代,人们吸烟大都用烟袋,需要经常点燃,所以火绳,火盆,火炉甚至是灶膛里的余火,都是点烟的火种,火绳不只是为了节省火柴。 再谈一谈买不起火柴之说,买不起火柴的人家有,但是微乎其微,只是几天的短时间没有钱造成的,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养上几只土鸡,公鸡甪来打鸣,母鸡用来下蛋,一只母鸡一年要下一百多个蛋,一斤鸡蛋可以卖7毛3分钱,老百姓卖了鸡蛋就可以买火柴。当时的火柴,煤油,食盐是国家统配物资,直到一九八O年,火柴是每盒2分钱,煤油是每斤3毛3分钱,食盐是每元8斤,一直敞开供应,直至一九八O年以后,才出现了短缺现象。 “老翁的视野”声称老百姓买不起火柴,有的人到供销社去买半盒,这纯粹是胡编乱造,半盒火柴是根本没法卖的。 我曾经怼过一个乡邻,有一次他说那时穷的连火柴都买不起,我说一封(十小盒)火柴两毛钱,能用半年你卖不起,那你每天一盒一毛多钱的卷烟是哪里来钱买的?此人是哑口无言。 今天同样怼该老翁,火柴都买不起,哪来的钱抽烟? 半盒火柴怎么卖?有知道的吗? 除夕日,祝广大网民快乐。 预祝大家来年安康幸福。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是真买不起火柴吗? 谈一谈“老翁的视野”的视频中,关于买不起火柴的言论。 “老翁
理性社会
2025-01-28 18:32:31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