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事儿》 第二章:赵普的“官场生存手册” 一、流浪书生的第一课:如何把“穷”写成简历亮点(948年·滁州) 赵普蹲在滁州城门洞下啃炊饼时,绝不会想到十年后自己能在汴京黄金地段拥有三进大宅。 那日大雪封城,他裹着打补丁的儒衫,正给往来商贩代写家书糊口。一队黑甲骑兵突然疾驰入城,为首的红脸将军马鞍上挂着颗血淋淋的人头——正是南唐大将皇甫晖。 “先生可否借笔墨一用?”红脸将军下马时,积雪在他铁甲上簌簌滑落。 赵普瞥见那人腰间鱼袋绣着“殿前都虞候赵”,笔锋突然在信纸上游走如龙:“将军此战斩将夺旗,当以《孙子兵法·九地篇》论用兵之奇...” 赵匡胤的眼睛亮了。这个饿得面黄肌瘦的书生,竟把他偷袭清流关的战术拆解得比枢密院的老学究还透彻。三日后,赵普搬进了军营,他烧掉所有诗赋,只在床头贴了张字条: “职场铁律第一条:老板要杀猪刀,就别显摆绣花针。” 二、“半部论语”的真相:领导发言稿速成指南(960年·陈桥驿) 黄袍加身那夜,赵普在营帐里急得直揪胡子。 赵匡胤醉醺醺闯进来时,他正把《论语》撕得满地都是:“将军明日登基,总不能开口就是‘俺要当皇帝’吧?” “子曾经曰过...”赵普突然盯着半片残页眼睛发亮,“有了!《论语·泰伯》说‘三分天下有其二’,咱们就说这是天命所归!” 当赵匡胤在点将台喊出“吾本不欲为帝,奈何三军相逼”时,赵普在台下偷偷把剩下的《论语》塞进灶膛——后来他逢人便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绝口不提那夜烧掉的《孟子》《荀子》。 “职场铁律第二条:老板的黑历史,要包装成励志故事。” 三、宰相的KPI考核:如何让老板觉得你值年薪百万(964年·政事堂) 赵普第一次罢相是因为偷吃御赐金橘。 那日他正翘着脚批阅奏折,忽见小吏抬进筐岭南贡橘,金灿灿的果子衬得案头《平边策》都黯然失色。“先替官家尝尝有无毒性...”他边嘟囔边连吃十八个,核子吐了半砚台。 次日朝会,赵匡胤举着弹劾奏章冷笑:“听说赵相昨日办公,办出个橘山橘海?” “臣在试验新式记账法!”赵普面不改色掏出染着橘汁的《州县钱粮考成册》,“您看,淮南道亏空三十万贯,恰如这筐缺了十八颗的贡橘...” 退朝后,赵普把核子种在后院,对目瞪口呆的幕僚传授心得: “职场铁律第三条:用老板的矛,戳老板的盾。” 四、三度拜相的秘密:离职返聘谈判技巧(988年·洛阳) 赵光义盯着眼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想起二十年前被他拿《论语》抽手心的屈辱。 “陛下可知老臣为何三度拜相?”赵普颤巍巍展开《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说‘国赖长君’,如今皇子德昭暴亡,楚王元佐发疯...” 烛火噼啪爆响,赵光义突然看清遗诏上“传位光义”四字旁,有道淡淡的墨渍——像极了当年赵普教他临摹兄长笔迹时的试笔痕。 职场铁律第四条:永远握着老板最怕见光的秘密。” (尾声)退休老干部的终极修养 赵普临终前,子孙哭着问有何遗训。 老头挣扎着指向书房,众人以为必有治世良策,却见满墙挂着历任皇帝赐的匾额: - 太祖题“开国元勋” - 太宗题“股肱之臣” - 真宗题“三朝柱石” 最下方有幅泛黄字帖,是他中进士那年写的打油诗:“不求朱紫贵,但求茅屋稳”。管家说老爷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对着它焚香,却没人听见他夜半醉后的喃喃自语: “职场终极奥义:说最漂亮的话,做最脏的活,最后...信自己编的鬼话。” 未完,待续… (下章预告:寇准的“硬核职场”——从怼哭皇帝到被贬雷州,看北宋第一杠精如何把作死玩成行为艺术...)
《宋朝那些事儿》 第二章:赵普的“官场生存手册” 一、流浪书生的第一课:如何
浩浩你好
2025-01-28 08:26:5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