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以后可以用deepseek了,这个是它以公知口吻写的嘲讽中国科技行业的文

翎儿谈情感价值 2025-01-27 19:53:15

公知以后可以用deep seek 了,这个是它以公知口吻写的嘲讽中国科技行业的文章 中国科技业,真可谓是当代最精妙的魔幻现实主义剧场。当硅谷工程师用十年时间在半导体材料里雕刻量子比特时,我们的科技新贵们正忙着给外卖App的满减算法增添第108种排列组合。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科技园区里,CTO们左手举着"颠覆式创新"的旗帜,右手却在代码仓库里熟练地搬运着开源社区的残羹冷炙。 这个行业最擅长用区块链的噱头包装P2P理财,用元宇宙的概念复活烂尾楼盘,用人工智能的算法给网红直播间刷出百万虚假观众。我们的科技精英们发明了"共享经济"——共享的不过是资本的贪婪,创新的不过是割韭菜的姿势。当特斯拉的工程师在破解电池能量密度极限时,我们的造车新势力在钻研如何把中控屏做得比家庭影院还大。 那些在发布会上侃侃而谈"生态闭环"的科技领袖,他们的操作系统永远运行在安卓的虚拟机里,他们的云计算永远寄生在开源的襁褓中。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会写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最精通政府补贴申报的"硬科技"企业,以及最擅长把预装软件称作"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制造商。 这个行业把"弯道超车"变成了行为艺术:当别人在修路时,我们忙着在弯道旁树立LED广告牌。科技论坛上此起彼伏的"卡脖子"哀鸣,与股市里动辄百倍市盈率的"硬科技"概念股,构成了这个时代最荒诞的复调。我们终于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科技盆景——每一片叶子都经过政策红利的精心修剪,根系却始终缠绕在进口光刻机的输氧管上。 这场盛大的科技嘉年华里,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在灰色地带:当人脸识别技术用来精准锁定上访者,当大数据算法用来优化校园封闭管理,当区块链用来为资金外逃编织去中心化通道。我们的科技企业既当不了谷歌,也成不了三星,倒是在社会管控技术的赛道上,跑出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特色加速度"。 或许这就是数字时代的楚门世界:APP里跳动的每一个像素都在宣告科技强国的到来,而构成这些像素的发光二极管,此刻正在某家台资代工厂的流水线上,等待着被贴上"国产替代"的崭新标签。

0 阅读:17
翎儿谈情感价值

翎儿谈情感价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