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优秀思想观念纲目简单点疏理: 一是大一统观念, 普天之下,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5-01-27 17:05:10

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优秀思想观念纲目简单点疏理: 一是大一统观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这种思想观念其实源自和平思维与民族自豪感。 因为人们觉得天无二日,如果是两个王,则容易摩擦争斗,但如果一个臣服于另一个,则双方不易摩擦争斗。 但这种臣服并不是如大臣对皇帝那种臣服,而是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互相尊重和平思想。 所以中国历朝历代,人们想到的都是统一。不统一则太多的不沟通不方便。 夏商周本来是统一的,但东周列国则周王失道导致诸侯国争斗不休,直至秦始皇又一统六国,再往后两千多年,中国人民虽历经无数战火,都不曾消除家国一统的观念。 二, 和平观念,中国人其实一直秉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德为邻的思想行为,作为一个几千年农业民族,很少主动与牧猎,渔猎邻居国家交战,虽然国富民众,却经常受欺于邻国。 三, 中国的同情同理心,血脉感情纽带,阶梯式遵从儒家纲常教条,这个其实经常导致同化异族。 这个最简单例子就是元朝与清朝,忽必烈入中原后,扭头就与兄弟们翻了脸,元朝本来开始不实行科举制,后来也实行了。 而努尔哈赤起兵时,八旗子弟并不曾许多规矩,但等顺治入关,康熙一代代相传到后来,满清子弟就汉化严重,反而本来民族习性渐淡化。后来的八旗子弟喜欢听戏,听曲,学问研究,几乎都秉承了汉人风俗。等一改民国,许多满人摆谱讲面,讲辈分高低,身份尊卑等完全是汉人习性了。甚至到了今天,许多清朝八旗后人,常自豪自己出身,却忘了这许多行为是学了汉人,甚至是母语都忘了,也有人取了汉名,改了汉族。

0 阅读:0
默玄吟雷爱文学

默玄吟雷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