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年给你杀肥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守夜坐一宿。 这些耳熟能详的童谣是东北五零六零后小伙伴们童年的记忆。 现在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就是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过去过年能吃到的东西,就是现在的家常便饭,一点都不稀罕了。 过年最高兴的应该是孩子们,孩子们盼过年,无非就是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服穿。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一点好吃的都要留到过年吃。 过年也能吃到猪肉炖粉条,小鸡扣蘑菇,能吃到肉馅儿饺子,能吃到白面馒头,仅此而已。 这些东西现在想吃天天都能吃到。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是招待新姑爷的名菜,除了过年,可不是随便就能吃得到的。 小孩子盼过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穿上新衣服,有时候也仅能做上一件新衣服,另一件就要改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旧裤子了。 那时的孩子们能吃到的零食也非常有限,买二斤糖块儿,炒两锅底葵花籽儿,那时孩子多,这些东西都要分成份儿,一个孩子一份儿。 东西越少就越显得犹为珍贵,舍不得吃,纸包纸裹留着舍不得吃,都想留到最后,等哥哥姐姐都吃没了再拿出来,那才有成就感呢! 东北的冬天嘎嘎冷,水果也只能吃到冻秋梨。 平时没得吃,只有等到三十晚上端回一大盆,放在土炕上,倒上凉水,等待缓透再吃。 缓好的冻梨,盆里是厚厚的一层冰块,想吃梨要先把冰块敲碎,才能把梨取出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夜,困了就吃上一个缓好的梨,那才叫提神呢! 贫困也是人生的财富,现在的孩子生在蜜罐里,是体会不到那个困难时期浓浓的年味儿。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年给你杀肥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
昌勇的趣事
2025-01-27 16:32:25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