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苏步青带着勇气向教授求婚,却被教授冷脸拒绝:“比我更强,才能来提亲!”他不负所托,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获得了教授的认可,还带走了教授的女儿。 回溯到6岁的苏步青,他在贫困中成长,身穿破衣,脚踩破鞋,跟着父亲放牛时,唱起了山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父亲感动得发誓:“即使饿死,也要供你上学!”尽管家里没钱,他的父亲依然挑着担子走了50公里路,将他送到平阳县城读书。 刚入学时,苏步青成绩差,且被同学嘲笑,成绩始终处于班级末尾,直到一位地理老师陈玉峰的到来,才让他焕发斗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从倒数第一跃升为全班第一。 进入中学后,数学老师的豪言壮语“要救国,就要振兴科学,而数学,是开路先锋”深深震撼了他。从那时起,数学成了他一生的伙伴。他日夜不息地刷题,甚至能用24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一道题目。 高中毕业后,他以状元的身份赴日本留学。然而,初到日本,语言不通、穿着简陋的他常被同学们取笑为“乡巴佬”。尽管如此,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同时在街头卖报纸维持生计。 他所在的教授松本经常提起他,让松本的女儿米子对苏步青产生了爱慕之情。苏步青向教授提亲时,却被冷漠拒绝,教授提出“除非你留在日本”这一苛刻条件。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苏步青终于免试升为研究生,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表了41篇论文。 然而,当他再次向教授请求允许娶米子时,教授依然不肯答应,甚至威胁说:“若想娶米子,必须留在日本!”米子深感无望,最终决定和苏步青私奔。两人在1928年在仙台结婚,并育有一女苏德晶。尽管苏步青在微分几何领域取得了国际声誉,但国难当头,他毅然决定回到祖国报效。 1931年,苏步青回到祖国,来到浙大任教。抗战爆发后,学校搬迁,他和家人走了2600公里,艰难跋涉。途中,米子收到父亲重病的消息,并忍受着丧子之痛。然而,他们依旧坚持不懈,虽然生活贫困,战火纷飞,但苏步青始终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 在浙大西迁期间,尽管条件恶劣,他依旧在山洞里为学生讲解学术,完成了他的《射影曲线概论》,一时轰动世界。抗战胜利后,尽管面临国内的动荡,苏步青依然坚守教育岗位,保护进步学生。
17岁的苏步青带着勇气向教授求婚,却被教授冷脸拒绝:“比我更强,才能来提亲!”他
瀚霖学史
2025-01-27 11:35:5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