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国力强大,假以时日,可一统天下。这个看起来很合理,但是蜀汉在休养生息的时候,曹魏难道不也是在休养生息吗?并不是只有蜀汉在单方面发展。所以这个是不成立的。 蜀地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长期的防守态势会使蜀汉军队逐渐丧失主动性。曹魏的国力远胜于蜀汉,如果蜀汉只是消极防守,等待曹魏发展壮大后再进攻,那么蜀汉很可能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诸葛亮通过主动北伐,以攻代守,打乱曹魏的计划,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再说,蜀汉政权内部成分复杂,包括了刘备从荆州带来的势力、益州本土势力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势力等。如果不去北伐这些内部势力集团很可能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出现互相侵轧的问题。通过北伐这一共同目标,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势力团结在一起。对于荆州集团来说,北伐是恢复故地、实现抱负的途径;对于益州本土势力,北伐胜利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和荣耀;对于少数民族势力,参与北伐可以在蜀汉政权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资源。 蜀汉内部人员也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就以魏延与杨仪两人来看,他俩的关系就势如水火。诸葛亮在时还能压制,诸葛亮一死,矛盾爆发,最终魏延被诬陷谋反被杀。 蜀汉以九十多万人(其中还包括老弱病残),来供养十多万的军队,相当于8~9个人养一个战士,所以对于蜀汉的百姓来说,负担相当重,而这种负担能持续多久,也是诸葛亮要面对的。 最后一点,就是蜀汉人才的凋零,诸葛亮想趁自己还在,还能制约住这些人时候,赶紧去尝试一下,不然等自己死后,真的没有机会了!
以诸葛亮的才智,蜀地的富饶,休养生息,强大国力,假以时日,可一统天下,为何舍近求远,反而不断北伐?
左史淘沙
2025-01-27 09:10:02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