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年,史思明因不满安庆绪的行为,愤怒将其处死。安庆绪在临终前恳求:“即使我丢失了长安和洛阳,燕王能否看在太上皇的面上饶我一命?”史思明大怒,拍案而起:“丢失两京算什么?你杀父夺位,我要为太上皇讨回公道!”安庆绪不甘,求饶至死,但史思明决意执行死刑,最终将他与四个弟弟一同缢死。 安庆绪,安禄山次子,性格内向,但因其出色的骑射与战功,深得父亲宠爱。年少时便任职九卿,并在唐玄宗召见下成为兵马都指挥使。755年,安庆绪随父反叛,安禄山称帝,自封大燕皇帝,安庆绪被封晋王。 安禄山暴虐,双眼失明后愈加暴躁,致使心腹谋士严庄反感。757年,严庄联合李猪儿等人谋杀安禄山,安庆绪继位,尊父为太上皇,但由于性格懦弱,严庄实际上控制了政权。安庆绪日饮酒,生活奢靡,致使严庄日益独断。 当唐朝肃宗派遣李豫和郭子仪收复失地时,安庆绪节节败退,最终逃至相州。758年9月,郭子仪带领20万大军围攻相州,安庆绪无力抵抗,决定求援史思明。史思明派兵支援,击败郭子仪,成功救援相州。 然而,安庆绪的处境依旧艰难,粮草枯竭,城中民众饥荒。史思明见状决定再度出兵,成功打败唐军,安庆绪收回粮草后,决意守城。但史思明暗中派儿子安太清以诱使安庆绪出城,最终通过歃血为盟的方式迫使安庆绪屈服。 在史思明的大帐中,安庆绪终于表示愿意称臣,但史思明突发怒意,指责他不孝,杀父夺位,命令将安庆绪及其弟兄一并处决。两年后,史思明因儿子史朝义和部下的背叛,被生擒并处死。 这段历史彰显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安庆绪虽有王位,却最终因懦弱和父亲之死而丧命,史思明虽然最终获得胜利,却也在亲情与背叛之间付出了代价。
759年,史思明因不满安庆绪的行为,愤怒将其处死。安庆绪在临终前恳求:“即使我丢
麻麻赖赖
2025-01-26 15:52:07
0
阅读:4311
流星语
安史之乱是中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影响深远
Robin
大唐自开国以来一贯的父慈子孝丶兄友弟恭。
炎之雪
安史之乱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门阀世家对整个华夏的知识、文化、拳力和财富的垄断
赤子之心 回复 01-27 12:27
应当是主要原因,世家真是毒瘤
红尘人间残梦未醒
大唐开国就己经注定一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