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唐玄宗在面对安禄山的叛乱时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策——他下令杀死了两位重要

一更历史吖 2025-01-26 15:51:57

756年,唐玄宗在面对安禄山的叛乱时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策——他下令杀死了两位重要的将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一举动引发了安禄山的愤怒,并使得他认为长安的陷落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确实,半年后,唐玄宗携家带口逃出长安,开始了他的颓废时期。 安禄山的叛变并非一蹴而就,早在753年,他已经在范阳开始了兵力积累,并对唐朝政权构成威胁。尽管右相杨国忠多次提醒唐玄宗要警惕安禄山的动向,唐玄宗依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安禄山反叛的前几年,他通过收买宦官辅趚琳等,成功使得皇帝对他放松警惕。杨国忠试图以安禄山必反的判断说服唐玄宗,但在安禄山的哭诉和眼泪中,唐玄宗依然感到同情,最终让安禄山继续担任重要职务,并允许他返回范阳。 然而,安禄山的野心并未就此打消。755年,他凭借虚假的命令起兵,带着十五万大军展开了对唐朝的全面进攻。唐玄宗在面对安禄山的叛乱时一度自信,认为安禄山孤军奋战,必败无疑。封常清更是主动请命出征,甚至在战局初期充满信心地认为可以很快杀死安禄山。然而,安禄山的军事能力与手段显然超过了唐朝的预期,洛阳迅速陷落,封常清也被迫撤退。 在随后的局势发展中,唐玄宗做出了几个错误的决策。首先,他对高仙芝和封常清的信任过度,导致他们的失误直接加剧了安禄山的攻势。接着,唐玄宗又听信了杨国忠的建议,迫使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在潼关固守数月后,终于在杨国忠的压力下出兵迎战,但最终却中了安禄山设下的埋伏,致使全军覆没。哥舒翰最终被叛军俘虏,并将潼关交出。 面对安禄山的逼近,唐玄宗带着皇族逃离长安,但在途中,禁军将军陈玄礼与禁军将士兵变,杀死了杨国忠,随后逼迫唐玄宗缢死了杨贵妃。唐玄宗一朝帝位结束,年号“天宝”也随之戛然而止。此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安禄山的叛乱不仅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更揭示了当时朝廷的腐化与政治斗争如何催生了叛乱的土壤。而唐玄宗晚年的错误决策,加剧了朝廷的内乱,最终导致了大唐的衰落。

0 阅读:36
一更历史吖

一更历史吖

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