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馒头香,暖透旧时光(散文) 晒图笔记大赛 那年馒头香,暖透旧时光(散文) 记忆这玩意儿可怪了,有些事儿就像被施了魔法,不管时间怎么撒野,它都在那儿,亮堂堂的,怎么也忘不掉。 就说上个世纪70年代的那个春节吧,1970年,那可是我心窝子里最暖乎的一段回忆,像小火炉似的,一直热乎到现在。 春节前的日子,风跟个发了疯的小野兽似的,嗷嗷叫着往人脸上扑,冻得人脸生疼生疼。 我家那破草房檐下,挂着一尺多长的冰凌,跟一把把锋利的小宝剑似的,在那点微弱的太阳光里闪着寒光。 我当时才6岁,一想到要过年,心里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扑腾个不停。 过年的好东西可多了,可腊月廿四妈妈蒸馒头这事儿,就像个大明星,牢牢霸占着我记忆的C位。 天还没亮,妈妈就麻溜地爬起来忙活了。 那时候家里穷,灯都昏昏暗暗的,可妈妈在这昏暗灯光下,就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忙得团团转。 那时候啥都缺,蒸馒头的食材跟现在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山芋干面黑乎乎的,糙得很,就跟砂纸似的。 可神奇的是,一到妈妈手里,就像被施了仙法,变得不一样了。 妈妈把萝卜和青菜仔仔细细洗干净,“咔嚓咔嚓”切成碎末,搅和在一起,这普普通通的馅料就大功告成了。 用这山芋干面包裹着馅料,左捏捏右揉揉,一个个歪七扭八的馒头就诞生啦,模样虽然不咋好看,可透着一股子质朴的可爱劲儿。 还有那白面皮做的馒头,在我们眼里,那可就是“奢侈品”中的战斗机。 白面太难得了,妈妈宝贝得不行。 馅料是豆腐渣和青菜,虽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那香味一飘出来,我这小馋虫立马就被勾出来了,口水都快流成河了。 蒸馒头的过程,那叫一个漫长,可我满心都是期待,眼睛都舍不得多眨一下。 土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蹦跶着,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把妈妈的脸都映得红彤彤的。 我就蹲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蒸笼,鼻子使劲儿吸着从蒸笼缝隙里钻出来的香气,那香味和着柴火的烟火气,简直就是我童年里最勾人的味道。 终于盼到馒头出锅啦! 蒸笼一打开,热气“呼”地一下就冒出来了,香味瞬间就把整个屋子都填满了。 我心急得不行,伸手就去拿,烫得我直咧嘴,可又舍不得撒手,那感觉就像抓住了全世界最宝贝的东西。 咬上一口,松软的馒头裹着鲜香的馅料,在那个啥都缺的年代,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馒头,比现在啥肉馅的大馒头都香,香到骨子里去了。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过年蒸馒头可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是妈妈对生活满满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 妈妈用她那双勤劳的手,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整出了热热闹闹的过年仪式感。 那些馒头,每个都装满了妈妈对家人的爱,看着简单,可这爱深沉得很。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馒头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可我咋吃都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每到春节,我就会想起那个冷得打哆嗦的冬天,想起妈妈在灶前忙忙碌碌的身影,想起那热气腾腾的馒头香。 那可不只是馒头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爱,是我童年最最珍贵的回忆,谁也抢不走,谁也夺不去。
那年馒头香,暖透旧时光(散文) 晒图笔记大赛 那年馒头香,暖透旧时光(散文)
文化你我她
2025-01-26 12:34: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