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名中国老人在越南谅山过完他的百岁生日,有记者来采访他,老人却泣不成声:“我是一条狗啊,叫了一百年,也没能叫醒中国。” 1939年越南谅山,一位百岁老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这位老人就是马相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复旦大学的创始人。当时的谅山,是抗日战争期间众多内迁学校的暂居之地。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城市里,马相伯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 那一天,几位记者专程前来采访这位百岁老人。谁知一提到中国的现状,老人便泣不成声。他说自己就像一条狗,吠叫了整整一百年,却始终没能唤醒沉睡的中国。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确实,从1840年到1939年,这一百年间中华大地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变革。 马相伯出生的那一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当他睁开眼睛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清王朝正在签署一份又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此时此刻,他在异国他乡目睹着日军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看着自己深爱的祖国满目疮痍。 记者们看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禁想起他近年来的种种事迹。1931年,已经91岁高龄的马相伯在得知日军占领东北后,立即奔走呼号。他在各地发表演说,呼吁国人团结抗日。那时的他,腿脚已经不便,却仍坚持在街头卖字筹款。一副字三十元,一副对联五十元,就这样一笔一画地积累,最终为抗日筹得了十万元的款项。 可是现在,这位曾被称为"呼号抗日老青年"的老人,只能在异国的土地上度过自己的百岁华诞。当天的采访中,马相伯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从事洋务运动时遭受的挫折,创办教育时面临的困境,以及晚年奔走呼号的艰辛。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就像一条看门狗,不停地吠叫是为了警醒世人。可惜的是,这声声呐喊似乎并未能改变什么。 事实上,马相伯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在越南。他的家人始终没有告诉他这个真相,因为他们都清楚老人的心愿:即使是死,也要死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位百岁老人仍然以为自己还在中国的版图之内,还在为祖国的命运操劳。 就在这次采访之后不久,马相伯离开了人世。他带着对祖国的牵挂与忧思,走完了自己充满传奇又饱含苦难的一生。 马相伯的一生,是从1840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开始的。他出生在江苏丹阳的一个基督教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的非凡热情。尤其是对天文学的兴趣,让这个年幼的孩子常常仰望星空,思考天地之大。 1852年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马相伯人生的重要转折。那年他才12岁,便独自一人从丹阳走到上海徐家汇,去寻找更好的求学机会。这段200多公里的路程,他整整走了三天。一个十二岁的孩童,带着对知识的渴望,穿越大半个江南,这样的决心让人惊叹。当他最终走进徐家汇的教会学校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瘦小的男孩日后会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 在上海的求学岁月里,马相伯开始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这座新兴的通商口岸,让他得以一窥西方文明的面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外语,最终精通了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八种语言。不仅如此,他在哲学、神学、数理、天文等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学识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知识越渊博,对祖国的忧虑就越深重。1876年,马相伯决定投身洋务运动。当时的他正值壮年,满怀报国之志。但在腐朽的清廷政治中,他不仅未能施展抱负,反而背负上了骂名。甚至连他的母亲都无法理解他的选择,曾当面斥责过他。这段经历,让马相伯尝尽了人生的苦涩。 转机出现在他年过花甲之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失败,马相伯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积弱并非仅仅是军事和技术的落后,更重要的是教育的落后。1900年,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家中3000亩地和全部家产捐给天主教会,用于创办学堂。这个决定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02年,他创办的学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其中包括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及200多名从南洋公学退学的青年。这些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在马相伯的引导下创办了震旦学院。从此,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从这里走出:既有学界泰斗陈寅恪,也有艺术大师李叔同;既有科学家竺可桢,也有教育家黄炎培。马相伯的教育理念"教育自主,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也通过这些学生的传承,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晚年,面对日本的侵略,91岁高龄的马相伯仍然奔走呼号。他在街头卖字筹款,一笔一画之间,都凝聚着一位老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直到最后,他依然在为国家的命运操心,为民族的前途奔走。
1939年,一名中国老人在越南谅山过完他的百岁生日,有记者来采访他,老人却泣不成
静守岁月常
2025-01-25 19:30:17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