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年,雍正帝下令年羹尧自尽,表面上以“九十二条大罪”为由,但背后却是他极高的功勋与不满的情绪交织。雍正解释道:“年羹尧虽有罪,但功勋卓著,若我全家灭掉年氏,恐背上‘杀功臣’的骂名,故赐他自裁。”有人询问如何处理年羹尧的家人,雍正沉思片刻后冷静回应:“斩其子年富,父兄罢官免罪,十五岁以上的子孙皆送往边疆戍守。” 年羹尧生于1679年,家境优渥,科举成名。康熙年间,他逐渐被重用,尤其在四川担任巡抚后,屡立战功。康熙晚年,年羹尧的权势愈加显赫,他的家族成员也获得了特殊的待遇,年氏一族甚至被调入上三旗。雍正继位后,年羹尧继续得到极高的信任,成为西部的关键军事指挥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羹尧的态度愈加骄矜,甚至在一些场合中表现出对雍正的不敬。1725年,他因上书贺“五星联珠”的祥瑞,被雍正指责自恃功高,且言辞不敬。仅仅几个月后,年羹尧被罢去所有职务,直至被贬为杭州将军。很快,围绕年羹尧的种种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群臣纷纷参奏其罪状。 1726年初,年羹尧被以“九十二条大罪”定罪,最终在狱中自尽。年羹尧的家族遭到重创:他的父亲和兄长被罢官免罪,他的儿子年富被斩,年氏家族的其他成员被发配戍边。年羹尧的亲信邹鲁和汪景祺也被斩首,所有家人被赐为奴。曾经辉煌的年家,在雍正的决断下彻底落败,年羹尧也因此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 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清朝朝廷复杂的政治斗争与雍正帝对权力的掌控。他对年羹尧的处理,既是对他过度权力的警示,也展现了帝王对忠诚与背叛的严苛态度。
1726年,雍正帝下令年羹尧自尽,表面上以“九十二条大罪”为由,但背后却是他极高
小牧童那小罡呀
2025-01-25 17:20:0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