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善意的魔力》(5)…… 荐语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5-01-25 06:45:16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善意的魔力》(5)…… 荐语 《善意的魔力》是一本揭示善良力量的心理学杰作,汇集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一个已被许多人遗忘的事实: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善良。本书将带你学会用善意去感知世界,用善意去塑造生活,让善良成为生活的底色。 本书深入探讨善良的七个关键维度,引领我们发现并激活内心的善良宝藏。让我们一起,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发现和实践人性中的善良,从而提升个人幸福感,发现世界的闪光之处。 你将获得: ★学会用善意塑造生活 ★重新发现人性中的美好 ★揭示善良的七个关键要素 书接上回 他们找来了一群有社交焦虑的学生,把他们随机分成三组。社交焦虑让人很痛苦,使得他们不敢跟陌生人说话。第一组是对照组,只需要每两天以书面形式列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三件事,持续记录四周。对照组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只需要记录就行。所记录的事件不能是非常吓人的经历,以免给自己形成太大的冲击。第二组需要每两天主动参与三次不同的社交互动并持续四周。就是说他们得强迫自己去跟别人社交,持续四周。至于第三组,他们的任务是实施善举,即每两天做三件善事,并持续四周。你看,给他们开的“药方”不一样,第一组不用刻意做什么,第二组参与社交,第三组做好事。做好事当然也是参与社交的一种方式。 “对于那些强迫自己与人交流的学生,他们的压力水平确实在四周内有所降低,直面恐惧似乎对他们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就是说,第二组学生实现了脱敏,觉得跟别人交流容易了一点),而实施善举也是如此。第三组学生还因此收获了另一个益处。他们不仅发现社交场合不那么容易引起焦虑,而且自身也不再试图避免与人交往。相同情况也发生在强迫自己社交的第二组学生的身上,只是出现的时间较晚。”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主动去做好事,就会更容易融入社会,也更容易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 我也是一个偶尔有点“社恐”的人,不太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后来我觉得治愈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社交场合多说好话。既然我去了,不如就多给别人带来一些快乐,别就想着跟人吵架、跟人辩论。去了那儿表扬表扬别人,看到别人的进步,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就能放松很多。因为我不再把自己的表现当作今天晚上最主要的任务,不是说我去了就要被别人记住,而是去了就想着有机会帮忙,有机会对别人释放善意就行。这是被大量实验证明了的温情效应的作用。 除此之外,志愿服务也会带来乐趣和治疗。你不一定需要捐钱,如果你没有钱,其实可以去做志愿者。我在美国时误入了一个叫Tanglewood的乡村俱乐部。你们有机会可以去那儿看看,是一个风景特别好的小山村。我去Tanglewood本来是为了听音乐会,结果观察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整个停车场有一半以上的车位是残疾人车位。当时我还跟同行的人讲:“这是怎么搞的,怎么会有一半的车位是残疾人车位呢,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残疾人呢?”后来我发现这些全是老年人车位,那个地方的老龄人口特别多,是一个老年人养老的地方。老年人开车出行,通常会有优待。 那老年人来这儿干吗呢?从卖票的、收票的到做接待的,全部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家。我记得我在那儿要了一杯咖啡,有个看起来非常斯文的老头张开双臂欢迎我,说:“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很多年。”吓了我一跳,他怎么会等了我很多年?然后他的老伴在旁边说:“他跟谁都这么说,请你不要介意。” 当我们坐下以后,老人就说:“不要坐在这儿,不要光坐这儿吃,外边太美了,你们从这儿走,从那儿走……”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乡有多么漂亮。从这件事中你就能够感受到这些老年人是多么快乐。这就是志愿服务的作用。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0 阅读:0
识赛谈生活情感

识赛谈生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