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歹,畅想彝族火塘(九)       彝族崇尚火,离不开火,他们把对火的挚

易云你好 2025-01-24 17:37:33

在皮歹,畅想彝族火塘(九)        彝族崇尚火,离不开火,他们把对火的挚爱,渲染到极至!        彝族把火从山上传到山下,从山下传到坝区,但凡有彝族的家庭,哪怕住在城市,哪怕很少用,家里也会有一个精致的火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应用,或者说,纯粹是一种存在,一种摆设。        彝族把火看得极重,把火当成光明的象征,当成生命的传承,所以,生活在和尚山的彝族,姑娘出嫁的时候,火盆是必备的陪嫁品,贫困的家庭送铁火盆,富贵的家庭送铜火盆,最富贵的送金火盆。        彝族的火塘永不熄灭,临睡的时候,用火灰把炭火盖上,阻断炭火获得全部氧气的途径,早晨起来,用木棍扒开火灰,在炭火上撒一把干叶,把嘴斗着炭火吹几口,获得充分氧气的炭火立刻引燃干叶,其自身也燃烧起来。         这时候,男人从背面墙上挂着的一个包里,拿出一把茶叶,放进一个陶罐里,放到火边烤,反复抖动陶罐,等到陶罐里发出浓烈的茶香,拎起放在三角架上的铁壶,把沸水倒进陶罐里,这就是彝族人讲的烤茶。         烤茶极浓,极香,但是,如果喝不习惯,容易醉,彝族称之为茶醉,茶醉以后,脑子是昏的,没有力气,所以,有些女人会劝男人不喝或者少喝,男人显得牛气冲天,说,早起喝上一杯茶,阎王拿我没办法。        女人想男人天天在山里,要养家糊口,不容易,就这么一点爰好,干嘛要干涉?干嘛要剥夺?有些女人更贤惠,干脆替男人烤茶,而且,她们烤茶的技艺,往往高于男人。        彝族把火看得至高无上,由此演绎出火把节,火把节极为隆重,参与人数多,歌唱,表演,城里乡下,到处都是火把,火把节相当于汉族的年!         彝族把火塘看得极重,除了传承火种,还受到贫困及气候的影响,烤火,能够给他们带来热能,延续他们的生命。         一家人坐在火塘边,烤几个饵块,烤几个糍耙,男人再吸几口烟筒,喝两杯小酒,谁说山里人过得不滋润?         烤洋芋是彝族的常见,最有意思的是雀山,据说,雀山彝族是从大凉山迁来的,周边的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阿老友,笔者在散文《雀山纪事》及小说《天边飘来一朵云》,有过较为详细的叙述。         雀山海拔高,树木葱郁,土质疏松,土地肥沃,没有污染,其种植的苦荞、白芸豆和洋芋,全生态食品,雀山彝族烤洋芋,先把燃烧正旺的炭火夹进土炉子,等到土炉子高热时夹出炭火,再把洋芋放进土炉子,盖上焖半小时左右夹出,其香,其味,难以用文字描述。        彝族热爱火塘,利用火塘大量烧烤,但是,他们不会担心吃热,野簿荷、臭铃当、倒钩刺、鬼针草……彝族是善用草药的高手,随意扯几把草,就能把身上的热散发掉。

0 阅读:0
易云你好

易云你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