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每家每户都挂毛主席像,悄悄对妻子说道:你说神奇不,毛主

寒梅傲雪 2025-01-24 12:36:13

1950年,铁匠朱其升看到每家每户都挂毛主席像,悄悄对妻子说道:你说神奇不,毛主席是我的结拜兄弟!妻子一听,笑道:你该不会是穷疯了吧? 1950年春天,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个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副毛主席的画像挂在墙上。 在大冶县农业社门外的空地上,人们排起了长队,等着让铁匠打造和修理农具。 朱其升是当地最有名的老铁匠,他的铁匠铺开了几十年。 朱其升带着徒弟一早就来到了农业社。他一边挥舞着铁锤,一边指导徒弟如何掌握火候。 正当他忙着给一位老农打造锄头时,农业社的工作人员抱着一卷新的毛主席画像走了进来。工作人员将画像展开,准备挂在农业社的墙上。 朱其升走到画像前仔细端详。画像上的毛主席神态庄重,目光坚毅。朱其升越看越觉得熟悉。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我的润之兄弟吗!"有人笑着说:"老朱,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 朱其升没有理会周围人的议论,收拾好工具就往家里赶。 回到家中,朱其升将白天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完后,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弄不好是要引火上身的。" 但朱其升坚持自己没有说谎。他告诉妻子,自己和毛主席确实有一段军旅情谊,那还是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事情。 邻居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来到朱其升家中打听究竟。 面对众人的质疑,朱其升始终保持沉默。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人们私下议论纷纷,都觉得朱其升这个铁匠是不是有些不正常了。 但朱其升依然每天准时去农业社打铁,像往常一样为乡亲们服务。 1911年冬天,武昌城内枪声四起,辛亥革命爆发。各地的进步青年纷纷响应革命号召。 在湖南湘乡驻省中学读书的毛泽东,当时年仅十八岁。他在学校门口贴出了一篇《打倒清王朝》的文章,号召同学们投身革命。 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毛泽东便决定前往参军。因为交通原因未能到达武昌,他选择留在长沙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党人招兵活动。 但当时参军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必须要有当地户籍的人作担保。 就在毛泽东与招兵的长官解释时,一个名叫朱其升的上士班长走了过来。朱其升被毛泽东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主动为他担保。 在朱其升和副班长彭友胜的帮助下,毛泽东成功加入了新军,被编入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师标第一营左队。 朱其升和毛泽东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战友。毛泽东了解到,朱其升曾经在铁匠铺当过学徒,后来因为老板的苛刻对待才选择参军。 在军营里,朱其升处处照顾毛泽东。有一次部队发放棉衣,朱其升把自己刚领到的新棉衣送给了毛泽东。 部队进行野外拉练时,毛泽东的腿受了伤。是朱其升一路搀扶,帮他处理伤口,才让毛泽东顺利完成训练任务。 军营里的老兵经常欺负新兵,但有朱其升的庇护,没有人敢欺负毛泽东。 在军营里,毛泽东表现出色,很快就掌握了军事技能。他还经常帮战友们写信、读报,教大家识字读书。 两人常常一起谈论国家的前途,探讨救国的道理。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清朝统治结束。新军也随之解散,毛泽东和朱其升不得不分别。 临别时,两人互相道别,约定日后再见。毛泽东走上了革命道路,而朱其升则回到家乡,重新开起了铁匠铺。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当年在新军时期的两位战友: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这个铁匠,就是朱其升。 1950年的那次偶遇之后,朱其升开始不断给北京写信。因为每天给毛主席的信件太多,朱其升的信一直没能递到毛主席手中。 在一次修伞时,朱其升遇到了老同乡何凤翔。两人相谈甚欢,朱其升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何凤翔。 何凤翔认识一位名叫孟淑纯的夜校女教师,而这位女教师恰好是李先念的同乡战友。于是何凤翔将朱其升的事情告诉了孟淑纯。 为了确认朱其升说的是否属实,孟淑纯专门去拜访了朱其升。朱其升详细说出了当年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孟淑纯将朱其升说的话和两张照片整理成信,寄给了李先念。李先念看过信件后,立即让人送到了毛主席的书桌上。 毛主席看到信件和照片后立即写了一封回信,让人请老班长进京。 1950年十月,朱其升去到了北京,两人在菊香书屋相见,毛主席紧紧握住朱其升的手。他们谈起了当年在军营的往事,谈起了这些年各自的经历。 毛主席特意让厨房准备了红烧肉,就像当年在军营散伙时一样。临别时,毛主席还送给朱其升五百元,作为路费和生活补贴。 回到武汉后,朱其升用这五百元召集了当地的手工艺人,成立了和平油布雨伞厂。 1954年,朱其升带着工厂的照片和工人的合影再次进京。毛主席特意抽出时间接见了他,详细了解工厂的情况和群众的生活状况。 不久后,朱其升因病去世。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专门给另一位老战友彭永胜写了一封信,寄托对朱其升的思念。 彭永胜和毛主席保持着书信往来,每年都会给毛主席寄去自己采摘制作的茶叶。1969年,八十五岁的彭永胜离开了人世。

0 阅读:39
寒梅傲雪

寒梅傲雪

寒星孤影,寒梅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