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中随感 每个人 无论做任何事 或者与谁合作 其内心都有自己的价格 只是有的敢于明说 有的则瞻前顾后 当被人拒绝时 或者不愿合作时 那就是与对方的要求不合拍 不是你的要求太高 就是你达不到他的要求 本质就是无法做到等价交换 有实力的人 对价值的交换从不会过于谦虚 谦虚的态度实际上是出于礼节 你当真的话那就会合作不成 想拒绝时会有很多的方法 你不理解委婉时他就会明确说明 人与人之间是由语言进行沟通的 决定权则在于内心 语言是内心想法的外在体现 内心则又指挥着语言 态度的优劣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然也不一定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取决于一个人处事智慧的高低 每个人的性格、能力、信仰的不同 内在想法和语言沟通方法也各不相同 有的强硬、有的直率、有的委婉 有的光明正大、有阴险狡诈 有的气量狭窄、有的大度宽容 有的尖酸刻薄、有的如沐春风 最后分为善恶两极和中间派(温和派)三类 既然提到派别的分类 又可根据认知和利益的选择 分为一派的或不一派的 派别的不同又可分为互不侵犯的 和互为竞争对手的 有时也会根据利益的转换而改变派别 或者也会改变派别与派别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利益关系 其实也是价值的差别的体现 认为价值对待不平等时 也就是利益纷争出现的时候 有的选择妥协不争 有的则选择争夺以至于不择手段 根据每个人的认知、实力或性格所决定 争名夺利 是人世间的两大作为 本质就是价值或利益的追求 具有信仰的人会受到一些限制和选择 不具有信仰的人则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信仰的坚定程度 则又决定着造成后果的程度的不同 名和利 则是混淆在一起的 或者说不存在单纯的名或利 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 也可以相互促进 实质则又是互相包含的动态的互化 实际上无不是追求名利双收的结果 追求名和利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就会走弯路 弯路也分程度的不同 或者赔钱、毁誉 或者失去人身自由 就看在过程中所实施的手段的优劣或轻重 这就又涉及到对追求名和利的贪婪程度 贪婪是受欲望的驱使 欲望则又是中性的 就看根据信仰所能做到的自律程度 以自律的标准来把握欲望的尺度 人世间的标准包括道德、宗教、法律等方面 超过各种规定的标准时就是践踏了底线 受到各种标准的惩罚也就会随之而来 有人追求不得时会痛苦 有人追求成功后会变得奢侈 也就是更加的贪婪 这两个方面则是践踏底线的最危险的阶段 因此而走入歧途遭受惩罚的几率 也是因果法则的体现 也只有经历过这些变数才可能会幡然醒悟 幡然醒悟的表现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能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大都从道或佛的法门入手 随便一看就可以看到道法的无为 或佛法的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的说法 虽然真正理解的很少 然而浅显的一点理解 即可唤醒自己的执迷不悟 理解点道法、佛法或归于哲学思维 才会看破自己的追求大都毫无意义 只是被人世间的名利所困的迷途而已 所谓的价值,也都是虚幻的东西 真正能让人平安、平静的 其实只有自己的内心的从容 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时就没有任何障碍了
冬雨中随感 每个人 无论做任何事 或者与谁合作 其内心都有自己的价格 只是有的
诗情文化
2025-01-24 11:14: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