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荒薯”,戳破基层治理脓疮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备受重视

巧钱多 2025-01-23 22:26:47

十万“荒薯”,戳破基层治理脓疮 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备受重视的当下,竟出现如此荒诞一幕:某地村干部为向领导交差,豪掷10万元在荒地上插番薯造假,拍完照片便上传邀功,妄图用虚假影像证明永久基本农田整治恢复工作成果。这一行为,无疑是一记狠狠的耳光,重重扇在基层治理的“颜面”上。 10万元,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而言,是一笔能改善民生的不菲资金。它本可用于修缮破败的乡村道路,让村民出行不再颠簸;也能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保障;还能为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购置生活与学习用品,送去温暖与关怀。可如今,这些钱却被白白浪费在这场自欺欺人的“表演”中,换来的只是几张伪造的“政绩照片”。 村干部这般行径,耗的是民脂民膏。每一分财政拨款,都凝聚着纳税人的辛勤汗水,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随意挥霍这笔钱用于造假,是对民众财富的公然践踏,让民众的信任在失望中逐渐消磨。当百姓看到自己辛苦创造的财富被如此肆意浪费,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可想而知,这不仅寒了民心,更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 从长远来看,虚假行为还埋下了诸多隐患。永久基本农田整治恢复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用荒地插番薯造假,掩盖了真实的土地状况,使得上级部门无法掌握准确信息,制定出的政策可能偏离实际需求,导致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闹剧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基层治理中,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上级部门在考核基层工作时,不能仅看表面材料与照片,应深入实地调研考察,了解工作的真实进展与成效;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畅通民众举报渠道,让弄虚作假者无处遁形。只有真抓实干,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推动乡村建设行稳致远。

0 阅读:0
巧钱多

巧钱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