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有人向安化县西坪村的农民李贤书建议:“你父亲在京城担任要职,你

小魏档案 2025-01-23 17:49:25

20世纪50年代,有人向安化县西坪村的农民李贤书建议:“你父亲在京城担任要职,你怎么不让你父亲给你和弟弟安排个官职?”李贤书的回答是:“他是他,我是我,我可不想进城。”事后,李贤书的父亲得知此事后,笑着称赞:“好孩子!”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益阳市监察委员会 :2018-06-20 关于“[益阳家风故事](28)风范长留世间……”的报道)

在李新喜的军旅生涯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意外地成为了他生活哲学的缩影,那是一个平凡的午后,他发现自己的旧衬衫不见了,勤务员解释说,由于衬衫破损严重,便将其丢弃了。

这个简单的举动,却触碰了李新喜内心深处的原则——节约与珍惜,勤务员丢弃衬衫的原因,不过是出于对李新喜身份的误解。

在勤务员看来,一位位高权重的将军,理应享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李新喜的所作所为,却始终保持着朴素无华的军人本色。

他并未因此事责怪勤务员,反而亲自从垃圾桶中捡回衬衫,细心缝补,继续穿着,这一幕,无声地传递着他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珍视。

回溯到1926年的初秋,李新喜离开妻子和孩子的那一刻,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夜幕低垂,星光点点,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参军的道路。

他的步伐坚定,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人的不舍和对未知的恐惧,他知道,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诀,但他更清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必须做出牺牲。

在军中,李新喜的表现堪称楷模,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无论是战术理论还是实战技能,都迅速成为同侪中的佼佼者。

在平江起义中,他英勇作战,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职责和担当,他的名字,逐渐在军中传开,成为了一个传奇。

尽管身在军营,李新喜对家人的思念却从未减少,他时常写信回家,询问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用自己的津贴寄回家中,尽自己所能支撑着这个家。

他的关心,虽然远隔千里,却温暖而深沉,当有人好奇地询问李新喜的儿子为何不利用父亲的影响力谋取一份轻松的工作时,他的儿子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我父亲的路,是他自己的选择。

我也有我的路要走,我不希望依靠父亲的名声,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李新喜的所作所为,对孩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从小看着父亲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坚韧,如何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这些经历如同一笔宝贵的财富,塑造了他们独立、自强的性格。

他们选择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荫庇,李新喜的一生,是一首无声的赞歌,歌颂着对祖国的忠诚、对家庭的挚爱、对生活的尊重。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个人的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的孩子们,以及无数受他影响的人,都将继续这种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0 阅读:0
小魏档案

小魏档案

小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