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年,张廷玉的长子中了一甲第三名,张廷玉却惊慌失措,因为自己家中了好几个进士,这又来了个探花,长久下来必定会让皇帝的心生防备,所以恳求皇上将孩子的名次降降。 康熙年间的科举考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制度。这套制度在雍正继位之后依然延续,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雍正十一年,也就是1733年,正值雍正朝的第五次科举会试。这一年参加殿试的举子众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学子齐聚京城,力图在这场国家级考试中一展才华。 科举考试历来是寒门学子的重要机遇,但在清朝前期,不少官宦子弟也会参与其中。这既是为了延续家族荣耀,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识才能。 当年的主考官是鄂尔奇,作为朝廷重臣,他在科场把关极为严格。科举考试的规矩森严,从试题出制到答卷评阅,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廷玉的次子张若霭也参加了这场考试。张家在当时已是一个显赫的官宦之家,其家族声望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 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康熙六年的进士,曾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朝堂上以敬慎著称,深得康熙帝赏识,被誉为有古代大臣之风。 张廷玉本人更是一位位高权重的三朝元老,他先后侍奉康熙、雍正两位皇帝。在朝廷中,张廷玉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格,赢得了皇帝的高度信任。 张家多年来受到皇恩浩荡,家族中不乏进士出身的官员。这样的家世背景,使得张若霭的科举之路备受关注。 雍正十一年,殿试放榜的日子终于到来。这一天,京城内外的气氛格外热烈。数以千计的考生家属聚集在贡院外,等待着金榜题名的喜讯。 当主考官鄂尔奇完成阅卷工作后,试卷上的糊名终于揭开。前三名的名字依次是:陈倓、田志勤、张若霭。这意味着张若霭将获得探花的荣誉。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雍正帝的耳中。作为一个熟悉朝廷人事的明君,雍正一眼就认出这是他倚重的大臣张廷玉的儿子。 消息传到宫中后,雍正立即召见了张廷玉。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在得知皇帝召见的消息后,立即进入皇宫。 雍正对张廷玉一向十分信任和重视。在看到张若霭的考卷后,雍正决定给予特殊的嘉奖。 此时殿试的成绩尚未正式公布,但雍正已经准备好了一份特殊的赏赐。他命人取来一把精美的玉如意,准备提前赐予张廷玉。 在清朝的官场文化中,玉如意是一种极其贵重的礼物。这种提前赏赐的做法,显示出雍正对张廷玉家族的特殊厚待。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廷玉在见到玉如意后,立即跪地推辞。 张廷玉不仅拒绝接受玉如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恳请皇帝将儿子的名次往后调整。 张廷玉提出的理由看似谦逊,实则蕴含深意。他首先强调了科举考试作为寒门子弟晋升通道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家族显赫的大臣,张廷玉表示自己家族已经受到了足够的皇恩。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再与天下寒门争夺这样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提到了另一个敏感问题。主考官鄂尔奇是他多年的好友,如果自己的儿子在好友主考时获得如此好的成绩,难免会引起外界的猜疑。 这种推辞的态度,在当时的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在大多数人看来,子孙科举高中是无上的荣耀。 雍正面对张廷玉的请求,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位老臣的言辞恳切,态度坚决,显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决定。 最终,雍正接受了张廷玉的请求。他不仅收回了玉如意的赏赐,还同意将张若霭的名次调整为二甲第一名。 表面上看,张廷玉是在展现为臣的谦恭之道。这种谦让的姿态,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颇受推崇。 但实际上,这种看似谦逊的行为中包含着深远的政治考量。在清朝的政治环境下,一个家族的势力过大往往会引起统治者的警惕。 清朝历史上不乏因功高震主而遭到猜忌的案例。张廷玉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朝更替的老臣,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 张家已经出过多位进士,家族势力不断壮大。如果这时再出一个探花郎,很可能会引起朝中其他大臣的非议。 更重要的是,这种家族人才的持续涌现,可能会引起皇帝的疑虑。在专制政体下,皇权对于臣子势力的膨胀总是保持着高度警惕。 张廷玉通过主动请求降低儿子的科举名次,向皇帝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忠诚。 张若霭虽然被降为二甲第一名,但他的仕途发展并未受到影响。 在随后的官场生涯中,张若霭步步高升。他先是被特授编修,后来更是被皇帝亲自任命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张若霭的仕途发展,甚至比许多一甲出身的进士还要顺遂。他最终官至礼部尚书,还袭封了伯爵的爵位。 与此同时,张廷玉本人也继续受到雍正的重用。他参与了雍正朝的多项重要改革,在朝廷中的地位始终稳固。 即使到了乾隆时期,张廷玉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政治地位。虽然在晚年时与乾隆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但他最终平安致仕。 张廷玉于乾隆二十年去世,获得"文和"的谥号。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
1733年,张廷玉的长子中了一甲第三名,张廷玉却惊慌失措,因为自己家中了好几个进
星胖虎
2025-01-22 13:30:55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