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文化提升”背后的形式主义 大理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近又“火”了一把。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它的自然风光,而是因为一场“沿街商铺风貌提升改造工作”。官方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书法家的手写匾额,提升古城的文化底蕴。然而,这场改造却让人不禁陷入沉思:这到底是真正的文化提升,还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文化秀”? 首先,官方强调“自愿为主”,但又透露出“逐步淘汰电脑设计”的意图。这不禁让人疑惑:自愿,还是被迫?商家们纷纷表示,换新匾需要自掏腰包,每块匾额的制作费高达2000元,而目前书法家的“润笔费”虽由政府协调解决,但未来商家还需自行承担。这种“自愿”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不得不”的无奈。 其次,官方声称通过书法家题字可以“提升商户品牌形象”,但许多商家却表示“并不知情”,甚至没有接到相关通知。这种信息不对称,让所谓的“提升”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商家们为了支持政府工作,只能硬着头皮更换匾额,但内心难免会问:这真的能提升我的生意吗? 再者,书法家们对此事表现得十分积极,纷纷表示“荣幸”。然而,这种“荣幸”是否真的建立在商家的自愿和需求之上?还是仅仅是为了完成一场“文化任务”?书法家们的墨宝固然珍贵,但如果商家并不需要,这种“文化提升”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官方还强调“一户一方案”,确保匾额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但商家们担心,一旦大范围推广,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整齐划一的“文化景观”。电脑设计的字固然缺乏书法的韵味,但书法家的字就一定能代表文化吗?这种“一刀切”的文化改造,是否真的符合古城的文化内涵? 这场“沿街商铺风貌提升改造工作”,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古城的文化底蕴,但背后却暴露出形式主义的问题。文化提升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真正从商家和游客的需求出发。否则,这种“文化提升”只会变成一场闹剧,让古城的文化底蕴变得更加“肤浅”。 希望大理古城的管理者们能够真正倾听商家的声音,让文化提升不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正融入古城的灵魂。
大理古城“文化提升”背后的形式主义 大理古城,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近又“
雯雯随心趣事
2025-01-22 08:09: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