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高铁怒吼 孩子吵闹闭嘴
“闭嘴!”这声怒吼,撕开了高铁车厢里伪装的和谐,也扯下了某些家长教育缺失的遮羞布。孩子们的嬉笑打闹本是天性,但在公共场合,这份“天性”若成了扰民的噪音,就变了味。小李的怒吼或许显得粗暴,但背后折射的,是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的无奈。是谁给了熊孩子“理所当然”的吵闹特权?是谁允许了家长对孩子失格行为的放纵?这声怒吼,与其说是对孩子的指责,不如说是对失责家长和社会规则意识缺失的控诉。
再看看这“高铁怒吼”事件,并非孤例。前有飞机上孩童哭闹不止,后有餐厅里熊孩子乱窜,公共场合熊孩子扰民的戏码,屡见不鲜。对比那些遵守规则、顾及他人的孩子,我们会发现,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长,非但不制止孩子的过分行为,反而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为自己的教育失职开脱,甚至还会反过来指责他人“不懂包容”。这种畸形的“护犊”心理,只会纵容孩子,让社会付出代价,让规则形同虚设。试想,如果每个家长都能从小教导孩子,在公共场所要控制音量,尊重他人,那还会有“高铁怒吼”的出现吗?
“闭嘴!”小伙的怒吼,如同当头棒喝,震醒了那些装睡的家长,也敲响了社会规则意识缺失的警钟。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也教导他们遵守社会规则。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靠一方的无限包容来维持的,而是靠每个人的自我约束。教育孩子,不是只喂饱肚子,更要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体谅。期待未来,公共场所能少一些因失管失教导致的喧嚣,多一些互相理解和尊重,让和谐成为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