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武三年的一个沉重九月日,随着三声追魂炮的轰鸣,刽子手的刀光一闪,刚刚履职两个月的中书左丞杨宪,便身首异处。这一幕,为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血腥的句号。杨宪之子杨德清,在深夜叩响了刘伯温的门,寻求一线生机。刘伯温冷静地问他:“求官,还是求生?”杨德清毫不犹豫地回答:“求生!”刘伯温指引他:“若想活命,就离开南京,一路向北,直到你的双脚沾满七斤泥土,方可停下,那里便是你的新家。子孙后代,务必远离功名权贵的诱惑,如此,家族方能昌盛。”杨德清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夜带着家人向北逃亡,最终在山东东昌府茌平县的吴官屯停下了脚步,因路途泥泞,双脚已沾满厚重的泥土。从此,杨家在此繁衍生息,远离朝堂纷争。
早在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后,更名为南京。为避免多面作战,他修书一封,派杨宪前往苏州拜访张士诚,意图和解。然而,张士诚不仅未予回应,反而扣押了杨宪,并派水军进攻朱元璋的镇江。朱元璋急忙命徐达迎战,在龙潭设伏,大败张士诚的水军。同时,汤和偷袭常州,使张士诚首尾难顾,常州迅速失守。张士诚只得求和,承诺每年向朱元璋进贡大量财物。朱元璋回信,命他将这些财物全部交予杨宪押运回南京。双方因此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几年后,朱元璋攻下浙东,命外甥李文忠驻守。因担忧年轻的李文忠难以胜任,便派杨宪前往视察。杨宪发现军中关键职位多由张士诚部降将担任,立即上报朱元璋。朱元璋怒斥李文忠,命其立即整改。此外,杨宪还截获了元朝户部尚书张昶私通北元的信件,使朱元璋下令斩杀了张昶。杨宪因举报有功,更受朱元璋赏识。
然而,随着地位的提升,杨宪的野心也日益膨胀。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杨宪已身居中书右丞之高位。他嫉妒才子詹鼎的才能,阻挠其面圣。詹鼎无奈,只得撰写万字奏疏献上。朱元璋停马阅读,大为赞赏,当即命杨宪为詹鼎安排官职。此后,杨宪更是变本加厉,为排挤中书左丞汪广洋,竟诬告其“事母不孝”,导致汪广洋被削职发配。他还纠集党羽,企图扳倒丞相李善长。然而,他的嚣张跋扈终于惹怒了李善长。在李善长的重参之下,朱元璋以“放肆为奸事”的罪名下令处死了杨宪。
杨宪之子杨德清,连夜带着家人的遗体北迁,在吴官屯杨家陵安葬了杨宪,并立下墓碑,警示后世子孙永远远离政治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