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人机第一股,2021年科创板上市,身处新兴成长赛道,每年营收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却连亏四年。细观2024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业绩拐点已出现?
低空经济,新的万亿级市场,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关注企业成长,一定要关注政策导向,这是越来越重要的一条主线。
啥叫低空?1000米以下的空域。低空经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就在低空制造这个环节,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5800亿元,低空制造份额占比达88%。
很容易理解,飞行器在天上飞,需要非常安全靠谱、然后是好的价格,才能真正商业化,产品带动商业运用场景,带动下游的低空飞行、低空服务等,低空经济整个产业才有大规模发展。
低空制造又分三个细分方向,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直升机制造。
梳理整条产业逻辑很有必要,看一个企业,就像看一个人,有没有发展,能不能成长,了解原生家庭族群、图谱、地位、身份、位置,很重要。
无人机主要分两大类,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以大疆领头,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
成都的工业无人机,则是非常有实力。成都,本身是传统的航空工业核心城市,航空、飞行器这些的研制和生产,需要通导遥装备和技术、信号控制与安全,成都在这方面处在全国前列。
本期主角~总部在成都的纵横股份688070,国内工业无人机最早布局的企业之一。
纵横股份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专业,早年供职于部队科研院所,还参与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典型科研人员创业的代表。最早它家做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这也是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环节。2015年它发布并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工业无人机,2021年科创板上市,成为第一家纯无人机制造的上市公司。
分业务线看,无人机系统是纵横股份的营收大头,其次是无人机服务。根据2023年报数据,无人机系统占总收入的62.80%;无人机服务占比18.06%。
行业来看,目前,工业无人机相对成熟和大的应用在测绘和农业植保。
纵横股份的无人机,最多是应用在测绘上,也应用在电力、应急、安防、林业、水利等场景。这些场景的买单人是谁?纵横股份主要客户: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各省市测绘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纵横股份在智能控制、飞行器平台设计及制造、云平台等领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也是国内极少数能系统运用飞行器专业设计体系的企业,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非常遗憾,纵横股份自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虽然营收每年持续增长,但纵横股份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
纵横股份这两年爆出好些个负面新闻:2024年10月,被四川证监局下发“警示函”:部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充分,部分收入跨期确认等。更早前又遭遇与同行发生法律纠纷等,2024年末公司第五大股东又宣布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而到2025年初,纵横股份实控人离婚案一审宣判,公司实控人任斌将被分割1230.12万股公司股份。这些负面消息影响了公司形象。
但是细观,这些负性利空都得到充分时间释放,尤其是持续多时的实控人离婚的负性最大利空已经完全明朗,任斌表示将会提起上诉,最终诉讼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按照一审判判决,任斌预计仍合计控制公司42.13%股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层面的向好迹象:纵横股份的研发投入在经历了2022年的小幅下降之后,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纵横股份累计研发投入6926.82万元,同比增长31.46%。2024年,公司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大增138.52%,
最新,据公司业绩预告测算,纵横股份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约2.4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515万元,已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纵横股份的业绩拐点已经出现?2025年非常值得观察。
纵横股份在成都天府新区的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生产基地,投资3.4个亿。据相关信息,纵横CW-100大载重混合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有望抓住航空应急领域专项采购。
2025年刚年初,纵横股份在浙江绍兴的新项目基地投产,主打:高端工业无人机无人值守系统,意味着产品规模会上一个新台阶,也意味着制造成本的降低可能。公司也在积极出海,对接国外特种用户对无人机系统的需求,应用于能源巡检、安防应急、情报侦查等。
目前,国内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竞争程度远远没有消费级无人机那么激烈,到现在也没出现占据垄断地位的巨头企业。咨询机构沙利文的数据,纵横股份在在我国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市场占比5.4%,排名第二。
纵横股份在测绘领域的竞争力比较突出,体现出对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和可靠性的技术专业能力。它成立了子公司布局AI,值得关注后续进展。
工业无人机市场还不成熟,但增长迅猛,2023年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5.9亿元,2024年中国1500+亿元。预计2029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元。
工业无人机公司,想发展,研发产品需要多元化和定制化,适应更复杂的工业场景和更复杂功能。零部件采购、规模制造、成本等供应链管理、售后支持和服务,各个环节强,才能持续有竞争力。
纵横股份有先发优势,身出一个新兴赛道,在资本市场又是稀缺标的,纵横股份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在行业里面有再融资扩张发展的优势。希望它不辜负“(工业)无人机第一股”的身份。
2025年,你想深度了解哪家上市公司,打在评论区,《调研情报站》一定满足你。